籍田明道二年四曲(其二)六州

寰宇定,四海奉文思。书轨混,梯航凑,共戴昌期。

稽古典、方咏京坻。耕籍丰民稼,敦本农时。

陈羽卫、日月旌旗。衮冕次坛壝。

帷宫宿设,梐枑相差。穆清端拱,星毕照罘罳。

良宵永,为民广洽,厖褫奏、行漏昭庭燎,铙吹鼓曾飔。

百神拥卫斗东移。明发俨皇仪。手揽洪縻。

丰年万亿与千斯。德泽遍华夷。

回旋辂、天临双阙,四方在宥,永保鸿基。

形式: 词牌: 六州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宫廷盛世图景,通过对皇帝祭祀、农业、军事和国家安宁等方面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太平盛世的理想状态。

“寰宇定,四海奉文思。”开篇便设定了一个统一稳定的世界局面,四海之内的人们都在思考着文化与文明的事务。

“书轨混,梯航凑,共戴昌期。”这里的“书轨”可能指代官府或学堂,“梯航”则是登船上岸的意思,整句表达的是人们共同期待着美好的未来和繁荣的时代。

“稽古典、方咏京坻。”诗人通过对古代典籍的追寻和赞颂,表明了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和维护。

“耕籍丰民稼,敦本农时。”这两句强调了农业的重要性,以及国家对农业基础的重视与支持。

“陈羽卫、日月旌旗。”这里描写的是军事装备和仪仗队伍,显示出国家的威严与军力。

“衮冕次坛壝。帷宫宿设,梐枑相差。”这几句则是对皇帝祭祀活动的描述,展现了礼制的庄重与神圣。

“穆清端拱,星毕照罘罳。”通过对天象的描写,传达了一种祥瑞和谐的氛围。

“良宵永,为民广洽,厖褫奏、行漏昭庭燎,铙吹鼓曾飔。”这些句子表明了皇帝深夜不眠,为民众考虑着国事,以及对国家的关怀与警觉。

“百神拥卫斗东移。明发俨皇仪。”这里强调了天地间各种神灵对皇权的保护,以及皇帝威仪的展示。

“手揽洪縻。丰年万亿与千斯。”诗人通过皇帝掌握江山社稷,预示着国泰民安、年岁丰登的情景。

“德泽遍华夷。回旋辂、天临双阙,四方在宥,永保鸿基。”结尾部分强调了皇帝恩德的普及,以及国家的长久稳固与边疆的安全。

整首诗通过对理想化的社会秩序和礼仪制度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追求太平盛世的心愿。诗中所用的词汇和句式,体现了古典文学的严谨与庄重,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于国家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深切期望。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显仁皇后上同发引三首(其二)六州

中兴运,孝治格升平。

回騩驭,弭凤驾,册宝初上鸿名。龙楼问寝候鸡鸣。

更翻莱戏彩衣轻。坤躔夜照老人星。

金觞上寿,长愿燕慈宁。乘云何处去,愁断紫箫声。

追思金殿,椒壁丹楹。又谁知、勤俭仁明。

风行化被宫庭。佑圣主,底明时。阴功暗及生灵。

离宫晚、花卉娉婷。甲观高、潮海峥嵘。

往事回头忽飘零。空留嫔御,掩泣望霓旌。

会稽山翠,永祐陵高,而今便是蓬瀛。

形式: 词牌: 六州

治平二年南郊鼓吹歌曲四曲(其二)六州

垂炎运,真主嗣瑶图。海波晏,卿云烂,日月丽皇都。

年屡稔、万宝山储。广莫风生律,一气潜嘘。

陈法驾、翠羽装舆。清跸下天衢。

金匏六变,欻然灵顾,来车风马,拜贶紫坛初。

奉神娱。嘉笾荐,美玉奠,照荧?。

星彩动,霜华薄,禁阁漏声疏。回龙驭、宝瑞纷敷。

众心愉。钧天别奏箫竽。仙人楼上捧赦书。

舞鹤更踌蹰。丹徼北,穷沙漠,涵皇泽,盛德迈唐虞。

形式: 词牌: 六州

庄献明肃皇后恭谢太庙(其二)六州

炎灵永。长乐助文明。居靖懿,敷皇化,四海升平。

慈是宝、万物怀生。耀德不观兵。大治欢声。

金辂饬、藻卫天行。春色满皇京。

登歌清庙,神祗顾飨,瑄玉纯精。亿万载持盈。

膺天贶。尤祥纷委来呈。木连芝三秀,玉烛协和平。

仲春月、万杏初荣。整羽卫葱衡。亲款神明。

九韶叠奏罄箫笙。上以继咸英。

黄流玉瓒,殊庭肸蚃,宸仪回复,景祐遍寰瀛。

形式: 词牌: 六州

六州歌头.寿徐枢密

扬休玉色,山立秉鸿枢。圣天子、方有志,会东都。

得真儒。

身佩安危寄,本兵柄,修军政,朝野庆,钧衡任,赖诗谟。

天上麒麟挺,徐卿子,坐肃憸夫。

向六阳时候,佳瑞纪门弧。炳炳阶符。照蓬壶。

看兄枢使,弟元帅,真盛事,世间无。

筹密边烽息,凛羌胡。玉音俞。

伫正三槐位,散膏泽,福寰区。

河如带,山如砺,巩皇图。

金鼎调元远大,中书考,致主唐虞。

想公门桃李,应不弃山樗。愿借嘘枯。

形式: 词牌: 六州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