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怯雨宜晴不识愁,去随青草牧春牛。
无人古路歌兼笑,归去山花插满头。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无忧无虑的牧童形象,他喜欢在晴天放牧,避开雨水带来的愁绪。他与青草相伴,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春天的宁静。在那无人问津的古老小路上,牧童边走边唱,笑声回荡,展现出他的快乐和自由。牧归时,山花烂漫,他随意地将它们插满了头,这画面充满了田园诗意,流露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亲近。诗人黄庶通过这首诗,展现了宋代牧童的生活情境,富有生活情趣和自然之美。
不详
黄湜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历佐一府三州,皆为从事。后摄知康州。工诗。有《伐檀集》
枯笛手持无律吕,清风曲调逐时新。
数竿冬日浑无价,暖靠牛眠不教人。
晓牧侵星大暑天,昼寻芳树绿阴眠。
惜牛不使冲残日,归带黄昏饮小川。
角穿黄穗手横笳,不省人间有鬓华。
落日西风归去路,枯桑黄叶两三家。
四月残红日日稀,平阳园槛正芳菲。
春知东馆酣宾客,应是阳和未放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