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仲实如吴江扁舟来别因以送之

少年结交翰墨场,举头不觉双鬓苍。

世涂巇崄如羊肠,交情耐久无炎凉。

我今读书松竹庄,君兮去去吴松江。

音书莫惜频寄将,新诗分我古锦囊。

形式: 古风

翻译

少年时在文墨之场结识朋友,抬头时不觉已两鬓斑白。
世道艰难如同羊肠小道,但友情持久不会受冷暖变迁。
我现在在松竹环绕的书房读书,你啊,即将前往吴淞江边。
不要吝啬书信,频繁寄来,你的新诗就分给我装进古色的锦囊吧。

注释

少年:指年轻的时期。
翰墨场:文人聚集的地方,常指学术或文学环境。
双鬓苍:两鬓已经斑白,形容年纪大了。
世涂:世道,人生旅途。
巇崄:艰险,困难重重。
炎凉:人间冷暖,比喻世态人情的变化。
松竹庄:松竹环绕的居所,象征高雅清幽的环境。
吴松江:古代地名,今上海一带,这里指友人将要去的地方。
音书:书信和消息。
频寄:频繁寄送。
古锦囊:古色古香的袋子,常用来装诗文。

鉴赏

此首诗作于宋代,由杨冠卿所创。诗中的意境和情感流露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

"少年结交翰墨场,举头不觉双鬓苍。"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回忆起年轻时在文墨之地结识知己的情景,那时年华如昔日,但转瞬间白发如霜,这种对比强烈地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友情的长存。

"世涂巇崄如羊肠,交情耐久无炎凉。" 这两句则用了世道曲折如同羊肠小道来比喻人生旅途的艰难,而诗人的交情却始终如一,不受外界变幻影响,这份深厚的情谊令人感动。

"我今读书松竹庄,君兮去去吴松江。"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目前的生活状态,他在有松竹围绕的寂静庄园中沉浸于阅读之中。而他的朋友则要离开前往吴松江,这里流露出一丝离别的愁绪。

"音书莫惜频寄将,新诗分我古锦囊。"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书信保持与友人的联系,不吝啬任何机会去表达心意。而“新诗分我古锦囊”则是说他会将自己的新作藏于古旧的锦囊之中,与朋友分享,这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交换,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沟通。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友情的回忆、现实生活的描写以及对未来的寄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他对于友谊持久不变的渴望。

收录诗词(262)

杨冠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举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尝知广州,以事罢。晚寓临安。闭门不出,与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华清俊,四六尤流丽浑雅,淳熙十四年(1187),编有《群公词选》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踬,久客诸侯间……时有所撄拂,则取酒独酌,浩歌数阕,怡然自适,似不觉天壤之大,穷通之为殊途也。”著有《客亭类稿》十五卷。《彊村丛书》辑有《客亭乐府》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字:梦锡
  • 籍贯:江陵(今属湖北)
  • 生卒年:1138-?

相关古诗词

除关征

翠华忆昨临吴津,驾言直欲苏远民。

三尺土阶茅不剪,舜循尧道慈而俭。

姬公制国有常经,什一更除关市征。

男耕女织馀布粟,却笑二吾犹不足。

形式: 古风

倚梧叹

白首寄人间,萍泛无休日。

撑肠五千卷,岂乏济时术。

富贵不可期,惆怅难再述。

日暮倚庭梧,寒风听萧瑟。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唐刘云有所思云玉井苍苔古院深桐花落地无人扫因用其语集古句次韵

西征登陇首,薄暮有所思。

所思郁不见,残云傍马飞。

逢迎少壮非吾道,百壶且试开怀抱。

黄帽青鞋归去来,桐花落地无人扫。

形式: 古风

栖霞高士以诗鸣于时方幸缔交而赴玉隆之请鹤驭西去挽之不留临岐告别为赋二诗(其一)

大雅久不作,正音寂无闻。

金门栖霞仙,派续修水濆。

学海障鲸波,笔力杠龙文。

我诵锦囊句,十年思见君。

相逢一杯酒,和气蒸春云。

去我鼻端垩,君其挥郢斤。

形式: 古风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