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游朴所作的《题朱次夔草堂》诗,描绘了草堂主人朱次夔归隐后的宁静生活与高洁志趣。
首联“投传归栖越峤青,草堂谁勒北山铭”,以“投传”二字形象地表达了朱次夔辞官归隐的决心,他选择在越山之巅建造草堂,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然而,这句诗中也暗含了一种遗憾,似乎在说,这样的隐居生活,虽得天地之清静,却无人知晓其深意,无人为这草堂留下铭文,表达对主人的敬仰与理解。
颔联“冥鸿已刷层霄羽,雏凤方修五色翎”,运用了两个典故,冥鸿比喻朱次夔的高远志向和卓绝才华,如同飞越云霄的大雁,已经展翅高飞;雏凤则象征他的后辈或弟子,正在学习和成长,如同凤凰初生,羽毛正待丰满。这两句诗赞美了朱次夔不仅自己成就斐然,还培养了众多人才,传承了学问与精神。
颈联“春径蓬蒿妨倒屣,夜窗藜火助传经”,描绘了草堂内的一派宁静与专注。春天的小径上长满了蓬蒿,但主人并不在意,因为他的心思全部沉浸在学问之中,连倒鞋都不顾及;夜晚,借着微弱的藜火之光,继续传习经典,不为外界所扰。这两句诗展现了朱次夔在学问上的执着与勤奋。
尾联“客来相对如泥去,不遣傍人笑独醒”,则是对朱次夔待客之道的描述。当有客人来访时,他与客人相对而坐,仿佛时间都凝固了,外界的一切喧嚣都与他们无关;他不希望让旁人笑话自己过于孤高自守,而是希望在与客人的交流中,共同探讨学问,享受心灵的共鸣。这一联体现了朱次夔既保持自我,又乐于分享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朱次夔归隐生活中的宁静、高洁与学术追求,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其人格魅力的赞赏与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