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安仁陈慧父词卷

已著西山序集端,欲添一字愧才悭。

平生行脚千诗里,岁晚营巢万竹间。

后有杨雄宁不好,世无孔子孰能删。

归舟它日溪边过,珍重先生莫掩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已经写完了西山的序章,想再添加一个字都感到才情不足。
一生行走于诗的世界,晚年在成千上万的竹林中筑巢安家。
即使有杨雄这样的才子,我也自问是否能做得更好,世间若无孔子那样的大贤,谁能担当修订之责。
将来乘船经过溪边,我会特别来访,先生请不要闭门谢客。

注释

已著:已完成。
西山:地名,可能指作者熟悉的某个地方。
序集:序言或著作的一部分。
才悭:才情不足。
行脚:云游、漫游。
千诗:许多诗歌。
岁晚:晚年。
万竹:成千上万的竹子。
杨雄:汉代学者,以才学著称。
宁不:岂不,表示反问。
好:做得好。
删:修订。
归舟:归来的船只。
溪边:小溪旁。
珍重:敬重,重视。
莫掩关:不要关闭门扉。

鉴赏

诗人在描述自己对文学的贡献与自谦态度之间的微妙情感。"已著西山序集端,欲添一字愧才悭"表明诗人已经创作了许多作品,但仍然感到自己的才能不足,难以再添加或改变任何内容。这不仅显示出诗人的谦逊,也体现了对文学的严肃态度和追求完美的精神。

"平生行脚千诗里,岁晚营巢万竹间"则描绘了一位行走于千篇诗文之间,晚年却在无数书卷中筑巢的学者形象。这里的“行脚”指的是游历各地,广泛涉猎;“营巢”则是隐居之意,通过这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于安静生活的向往。

"后有杨雄宁不好,世无孔子孰能删"中,提到了东汉时期的学者杨雄,他曾经批评过《易经》的不足,而“孔子”则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这两句表明,即便是在古代伟大的圣贤之下,也难免有人提出批评和改进,这种精神也值得后人学习。

最后,"归舟它日溪边过,珍重先生莫掩关"则是诗人在劝告读者,在某一天的归途中,不要忘记那些隐藏于山谷之中的学问宝藏。这里“归舟”指的是返回的船只,“它日”意味着未来的某一天,“溪边过”则描绘了自然景色,“珍重先生”是对知识和智慧的尊重,“莫掩关”则是在告诫读者要不断探索,不要关闭心门。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文学成就、学术精神和知识探求的反思,展现了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学问的敬畏之情。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题竹溪近藁二首(其二)

□□久让□□□,□□墙低怯浅攻。

白敏居常嘲杜甫,愈谦自说效卢仝。

三千首探骊颔宝,九万里抟鹏背风。

欲往从之翅羽短,碧天无际海连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题竹溪近藁二首(其一)

□上翁新授□□,□□字字费精研。

韩婴岂敢为□□,郭象安能□□□。

曾是呕心多警语,或疑枕膝有奇传。

溪□□僻□□□,何日真乘入剡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许介之诗草

我留鸢跕外,君住雁回边。

走仆行千里,敲门授一编。

真妍非粉黛,至巧谢雕镌。

何必周丞相,男儿要自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题达卿侄别墅

吾门不幸去华亡,赖有高才出雁行。

自拟退之称稍黠,孰云白也是阳狂。

表阡鹤许侬归老,饮砚虹为汝发祥。

它日雏莺燎黄诰,分墦应许及联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