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湖就赤山足,大姑芬于兰,次姑白于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以湖水与赤山相映成趣,形象生动。"湖就赤山足",暗示湖水仿佛依偎在赤山脚下,形成一种宁静而和谐的自然景观。"大姑芬于兰",将湖比作大姑,其清丽如同兰花般芬芳,展现出湖水的清澈和高雅气质。"次姑白于玉",则将湖比喻为次姑,洁白如玉,强调了湖水的纯净和明亮。整体上,诗人运用拟人手法,通过对湖水的细腻描绘,传达出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体现了明代文学家王世贞的审美情趣。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鹄雏二三月,毛羽如长离。
为感姑恩养,徬徨不忍飞。
江陵城外地,处处青楼曲。
百钱一买醉,千钱一买宿。
别侬浴蚕日,忽作缲茧时。
侬不食桑叶,腹中那得丝。
六尺龙须席,尺二虎珀枕。
甲夜不见侬,丙夜不成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