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镬岭

朝登镬岭巅,午下镬岭趾。

山脉自兹分,水源由此始。

衍散千万支,逆流十五里。

滔汨螺滩平,濑浅石露齿。

开豁锦里宽,地夷树攒荠。

我来询遗老,施政尚德礼。

人心险于湍,王道坦如砥。

当脱鼎镬危,应习衣冠美。

禾黍被郊原,牛羊散汀沚。

昔年谢征南,功业传国史。

至今祠庙存,祀飨荐芳芷。

慨古怀斯人,九原呼不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唐文凤的《登镬岭》描绘了作者登山所见的壮丽景色和对历史人物的缅怀。首句“朝登镬岭巅,午下镬岭趾”展现了登山的过程,从早到午,跨越山岭。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山脉自兹分,水源由此始”强调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自然景观的源头。

“衍散千万支,逆流十五里”运用夸张手法,描绘水流的广阔和曲折,而“滔汨螺滩平,濑浅石露齿”则细腻描绘了水势的变化和地形的特征。诗人进一步赞美“开豁锦里宽,地夷树攒荠”,描绘出开阔的田园风光和茂盛的植被。

诗中融入了对当地历史的思考,“我来询遗老,施政尚德礼”,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敬仰和对良好治理的向往。诗人以“人心险于湍,王道坦如砥”比喻世事的复杂与治世之道的平坦,寓意政治清明的重要性。

最后,诗人借景生情,感慨“昔年谢征南,功业传国史”,提及历史上的英雄谢征南,其事迹被载入史册。诗人感叹“至今祠庙存,祀飨荐芳芷”,表达对先贤的怀念,并在“慨古怀斯人,九原呼不起”中表达了对逝去英雄的深深哀思。

整体来看,《登镬岭》是一首寓言山水、怀古抒怀的佳作,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蕴含着深沉的历史感慨。

收录诗词(426)

唐文凤(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葛圣公祠

山形似飞鹅,下浴碧浔水。

波光湛潭心,沙痕露洲觜。

龙井神物藏,祷旱致霖雨。

地灵钟石神,林深啸山鬼。

思昔炎汉末,黄巾遍寰宇。

负乘敢窃攘,稔恶肆奸宄。

葛姥亦何贤,辟地来兹处。

至今千载馀,厚德人所与。

松风响哀弦,天籁咽悲语。

乡民重遗爱,祠庙俯溪渚。

春秋严祠飨,揭虔奠芳醑。

云散山青青,神游向何许。

形式: 古风

经大岭山

经行大岭山,登陟路危险。

鸟道凌千寻,羊肠纡九转。

担摩肩血赪,屦啮足皮茧。

人家俯欹崖,农屋梯层巘。

舂碓水倾槽,馔厨泉注笕。

床折支青松,础坏蚀苍藓。

在昔事游劫,啸聚俗污染。

而今沐圣化,顽犷渐消遣。

嗟我职牧民,才疏自惭腼。

一念怀慈仁,寸心抱忠蹇。

涵濡德未融,施设政犹浅。

三年极抚绥,凶邪期脱免。

形式: 古风

望莲花山

峨峨莲花山,万仞高崔嵬。

田形级阶梯,峰势层楼台。

四时风雨暝,半日云雾开。

昔年遭广寇,民屋俱炎埃。

田畴已荒秽,垣墙半蒿莱。

皇威赫斯怒,令行速奔雷。

大将祃旗纛,天兵自南来。

杀戮遗孽尽,鬼哭声哀哀。

膏血涂宿莽,髑髅蚀苍苔。

至今十载后,宁谧毋惊猜。

嗟予膺宠命,治邑惭非才。

劳心勤抚字,民物何康哉。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访邹公寨

险隘郎团里,迢递大坑山。

可怜兴王地,不在深谷间。

平生文丞相,报君寸心丹。

同行邹奉御,总戎石为关。

祃旗召义勇,朔风吹雪寒。

天心厌渎乱,国步遭艰难。

元兵威破竹,列郡无一完。

居然就执缚,北上何当还。

日月虽云远,天地应更宽。

安能著此愤,血泪不可乾。

汗青忠臣传,千载永弗刊。

我来访遗迹,故垒云漫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