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尽

漏箭更筹日夜催,万牛不挽白驹回。

梅花雪片岁华尽,萱草柳条春鼎来。

病里诗书元不读,贫中尊俎未尝开。

年光似此真虚掷,请以丹心学死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漏箭和更鼓昼夜催促着时光流逝,即使千牛之力也无法挽回青春的脚步。
梅花如雪片般落下,象征着岁月已逝,而萱草和柳条则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病中我已无心读书,贫困中也未曾享用过尊贵的宴席。
如此虚度光阴,实在令人惋惜,我愿以赤诚之心,如同死灰般静待生命的尽头。

注释

漏箭:古代计时器,滴水或漏斗中的水滴代表时间。
更筹:古代夜间报时的竹签。
万牛:极言力量大,此处形容时间之不可逆。
白驹:指光阴,比喻时间过得飞快。
梅花雪片:比喻梅花盛开,象征冬季过去。
岁华尽:一年的时光即将结束。
萱草:古人认为萱草可以忘忧,此处寓指岁月流逝。
柳条春鼎来:柳条发新绿,象征春天来临。
病里诗书:生病时的生活,可能指阅读。
元不读:完全没有心思去读。
贫中尊俎:贫困中无法享受丰盛的宴席。
未尝开:未曾开启。
年光:光阴。
真虚掷:真正地浪费。
丹心:赤诚的心。
学死灰:像死灰一样静寂,表示甘于淡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的《岁尽》,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生活的无奈。首句“漏箭更筹日夜催”,通过描绘漏箭和更筹不断推动时间前行,形象地展示了岁月如梭的紧迫感。"万牛不挽白驹回"进一步强调了时光的无情,即使千军万马也无法阻止时光的倒退。

接下来,“梅花雪片岁华尽”以冬去春来的自然景象象征着岁月的更迭,而“萱草柳条春鼎来”则暗示着新的一年即将来临,但诗人因病体和贫困,无法享受读书的乐趣,甚至连基本的生活礼仪都无法顾及。“贫中尊俎未尝开”一句揭示了诗人的生活困境。

最后两句“年光似此真虚掷,请以丹心学死灰”,诗人深感光阴虚度,希望能以坚定的决心,如同死灰般的心境,重新审视生活,珍惜剩余的时间,力求有所作为。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戏作盆池四于和青堂

陂湖春尽水茫茫,收拾波涛入小塘。

睡起微凉馥荷气,雨馀斜日丽萍光。

聊为堂下龟鱼主,少退阶前雁鹜行。

只欠盆行数峰在,并持小树作青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子苍追忆馆中纳凉韵

饭罢蓬瀛屧响廊,薰风啜茗倚绳床。

草荒老氏藏书屋,山绕王家避世墙。

汤饼承公荐槐绿,炉芬遣我梦芸香。

欲论旧事愁无奈,愿挽天河作酒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劝农韵

典郡治中总得贤,郊原一出万人传。

山行野渡时时雨,妇饷夫耕处处田。

说与老农无罪岁,但当力作有逢年。

驱儿播种贫家事,可奈西畴只仰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冯子容主簿信州筑居韵

闻君卜居水云乡,欲往从之各异方。

屋角树阴倾老盖,溪南山色过浮梁。

薰风自在翻书叶,梅雨相欺败堵墙。

长铗高歌归去好,幽栖为我觅阳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