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茅山道士见寄

道人自有爱山癖,蜡屐平生几两穿。

七窍冷云秋喷竹,一琴明月夜调弦。

山中紫府茅君宅,肘后丹方许史传。

短褐拟寻黄犊出,长镵斸雪早春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萨都剌的《答茅山道士见寄》描绘了一位热爱山林生活的道士形象。首句“道人自有爱山癖”直接表达了他对山林的深深热爱,对隐逸生活的执着追求。次句“蜡屐平生几两穿”通过磨损的蜡屐,暗示了诗人频繁游历山中的足迹,体现了其对自然的亲近和探索。

接下来的“七窍冷云秋喷竹,一琴明月夜调弦”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山中清冷而宁静的景象:秋天竹林间仿佛有冷云涌动,夜晚月光下道士抚琴自乐,展现出一种超然脱俗的意境。

“山中紫府茅君宅,肘后丹方许史传”暗指茅山道士的修行生活和秘传的丹药知识,寓含了对道教文化和神秘传统的敬仰。

最后两句“短褐拟寻黄犊出,长镵斸雪早春前”则表达了诗人期待追随道士的脚步,去山中寻找质朴的生活,甚至在早春未至时就挥锄开垦,展现了诗人向往简朴田园生活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道士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充满了浓厚的隐逸气息。

收录诗词(800)

萨都剌(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字:天锡
  • 号:直斋
  •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 生卒年:约1272—1355

相关古诗词

酬张伯雨寄茅山志

恨余未识茅君面,喜得茅山道士书。

灯外雨声那厌听,风前石发岂堪梳。

碧窗云气寒生楮,清室丹珠夜绕厨。

梦到层台夜披卷,桂林风动月疏疏。

形式: 七言律诗

奎章阁观进皇朝经世大典

文章天子大一统,馆阁词臣日纂脩。

方丈奎光悬秘阁,九重春色满龙楼。

门开玉钥芸香动,帘捲金钩砚影浮。

圣览日长万几暇,墨花流出凤池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西宫春日与吴锦衣赋

九重春色金银阙,冠带将军尽羽林。

上苑春莺随柳啭,西宫午漏隔花深。

天开阊阖收金锁,帘卷奎光听玉音。

白发儒臣卖词赋,《长门》应费万黄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京师春夜呈宋礼部

柳色无端染翠裙,官街车马去纷纷。

莺花御苑春多少,漏箭宫壶夜几分。

金缕悠扬燕市月,玉箫缭绕凤楼云。

太平天子恩如海,亦遣馀音客枕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