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其一)

刬骑犊子不施鞯,老退犹堪学力田。

疏大夫金虽已散,蔺相如璧偶然全。

黄河水有曾清日,白发人无再少年。

许大乾坤愁塞满,觅无愁处只樽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骑着小牛不用鞍,年老体衰还能学农耕。
即使像疏大夫那样财富分散,蔺相如的和氏璧也偶能保全。
黄河之水也有澄清的时候,但白发之人不会再回到青春少年。
偌大的天地充满忧虑,寻找无忧之地唯有酒杯之前。

注释

刬:砍伐,这里指骑牛不用鞍。
犊子:小牛。
施:使用。
鞯:马鞍垫。
疏大夫:古代官名,此处泛指富人。
金:财富。
散:分散。
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大臣,以智勇保全和氏璧。
璧:美玉,此处指和氏璧。
黄河水:象征世事沧桑。
曾:曾经。
清:清澈。
白发人:老年人。
再:再次。
少年:少年时期。
许大:如此之大。
乾坤:天地。
愁塞满:充满忧虑。
觅:寻找。
无愁处:无忧之地。
只:只有。
樽前:酒杯之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再和(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哀愁与自嘲之情。

“刬骑犊子不施鞯”开篇即用鲜明的画面描绘出老马仍在努力工作的情景,通过对比强调了自己年迈力衰但依旧勤奋不息的精神状态。紧接着,“老退犹堪学力田”进一步表达了诗人虽然年岁已高,但仍然有着坚定的意志和不懈怠的努力。

“疏大夫金虽已散,蔺相如璧偶然全”则是借古代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里提到的“疏大夫金”指的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大臣疏大夫,他曾将自己珍贵的玉璧送给秦国以求和亲,而后来这块璧又回到了他手中,成为了他忠诚的一种象征。诗人通过这个典故,表达了即使物是流逝,但忠诚与节操却能留传。

“黄河水有曾清日,白发人无再少年”则是在感慨时光飞逝和个人生命的有限。黄河虽有时而澄清,但人的青春永不复返,这是诗人对自己及世事的一种深切体会。

最后,“许大乾坤愁塞满,觅无愁处只樽前”则是在表达自己的忧虑和寻找心灵寄托之所。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顿与烦恼,诗人唯有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这些烦恼,从而获得片刻的宁静。

总体来说,这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哲理和哀愁的情感,是一首颇具深意的抒情之作。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再和二首(其二)

少小从军事裤靴,祇今庙算主通和。

胡来复去兔三窟,民散未收蜂一窝。

病觉风光于我薄,老知书册误人多。

罪言著就深藏取,自笑狂生壮志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再和二首(其一)

包羞羊借皋比盖,饰貌狙将衮服披。

妾去绿衣裳以曲,佗乘黄屋髻犹椎。

方开元际唐风盛,自建安来汉道衰。

举世纷纷学姚贾,老夫持此欲安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再和二首(其一)

借屋城中又一春,桃符万口说清新。

向来曾上庆历颂,老去甘为元祐人。

健论真堪惊谄子,固穷不肯媚钱神。

吾评此士西塘比,后进纷纷谩效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再和二首(其二)

与君未得便安闲,边警偏能恼涧槃。

草地枣红犹索斗,田家稻白可能餐。

谁将铁绠横江锁,莫靠琵琶出塞弹。

处处冲梯楼上舞,不应诸老自巍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