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大连少连者,夫子笔之书。
谁谓东夷子,而于丧善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同所作的《夷狄之孝十首》中的第一首。诗中以"大连少连"为题,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对东夷(古代对部分边远民族的统称)中人物大连和少连的不同评价。"大连"可能指的是行为或德行出众的人,而"少连"则相对较为欠缺。诗人以"夫子笔之书"暗示这是儒家学者的评判,认为大连的行为符合儒家的孝道标准,而少连在这方面显得不足,似乎并未能妥善地表现出孝顺的美德。
整首诗简洁明了,通过对比和暗示,揭示了诗人对于孝道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理解和期待,体现了儒家伦理对于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夷狄地区道德教育的关注和期待。
不详
如何降塞下,不复恋羌中。
既是能将母,还应知向风。
牧马一胡儿,如何却受遗。
多因汉宫里,泣拜画阏氏。
父仇已屠脍,射草复何为。
岂不念无益,其如罔极悲。
瞥尔惊吾父,同然拜令公。
遥知恩义重,恰似与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