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华慢三首(其二)

菊丛香后,枫叶明时,远棹湖边舣。

柁楼晚饭,恰相对、七十二峰烟髻。

汀洲如雪,荡诗意、白蘋香里。

到六桥、秋色迎人,应向酒垆沈醉。

惊心寒桂枯荷,便摇落添愁,也饶清致。

冷波残照,翻输尔、看足淡妆西子。

溪山信美,笑我亦、梦游曾记。

待明年、桂起春帆,趁二月桃花水。

形式: 词牌: 瑶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秋日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秋日的景色与情感巧妙融合。首句“菊丛香后,枫叶明时”,以菊花的香气和枫叶的明亮色彩,渲染出秋天的氛围。接着,“远棹湖边舣”描绘了船只停泊在湖边的画面,营造出宁静和谐的意境。

“柁楼晚饭,恰相对、七十二峰烟髻”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远处的山峰比作烟雾缭绕的发髻,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山峦的秀美。接下来,“汀洲如雪,荡诗意、白蘋香里”则通过雪白的汀洲和飘香的白蘋,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色彩和香气,营造出一种诗意盎然的氛围。

“到六桥、秋色迎人,应向酒垆沈醉”中,“六桥”指的是杭州西湖的六座桥梁,此处借指江南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陶醉。“惊心寒桂枯荷,便摇落添愁,也饶清致”则通过寒桂和枯荷的形象,表达了季节更替带来的哀愁,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清雅的情致。

最后,“冷波残照,翻输尔、看足淡妆西子”一句,将冷波和夕阳的余晖与淡妆的西子(古代美女)相提并论,既赞美了自然之美,又暗喻了女性的柔美与优雅。全诗以“溪山信美,笑我亦、梦游曾记”结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致的向往与回忆,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慨。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同时也蕴含着淡淡的忧伤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收录诗词(223)

史承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瑶华慢三首(其三)

冷弦悽断,凤腔灯残,展转悲畴昔。

竟床长簟空,对影怅望,芳音遥隔。

尘昏宝镜,更谁伴、空林萧寂。

漫疑他、寒夜清辉,还照玉人颜色。

含情旋抱金徽,待别鹄重弹,兰襟先湿。

安仁憔悴,忍独耐、蓟北荒凉愁夕。

琼笺漏永,写怨乌丝频擘。

恨茫茫、碧落黄泉,只供方诸泪滴。

形式: 词牌: 瑶华

忆秦娥

檐冰折,鸳鸯瓦上霜如雪。

霜如雪,玉台呵手,今朝寒绝。

檀心点点香初彻,晓妆才罢凭肩说。

凭肩说,去年今夜,围炉时节。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木兰花慢四首(其二)

未消人日酒,早一棹,唤青油。

渐娴娜东风,轻圆灯影,吴市春稠。

清游娜如山下,听萧萧、香雪落行舟。

宛转藤湾曲港,微茫椒壁红楼。凝眸。

指点近罗浮,冷处更夷犹。

见淡淡斜阳,飞飞翠羽,渺渺明流。

回头玉妃千万,只无言、暗与结诗愁。

休便频吹横笛,等闲惊起群鸥。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四首(其三)

华灯犹未试,挥手去,指修门。

算分携几载,追欢几日,又逐征尘。

销魂长途歇马,恰盈盈、柳眼渐窥春。

应悔轻随计吏,翻教辜负芳尊。纷纭。

身世那堪论,容易怅离群。

笑栖迟沦落,身将隐矣,种橘深村。

输君暂持手版,趁明时、弹指便青云。

南浦漫伤行色,北山休诵移文。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