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晓钟》由明代诗人赵完璧所作,描绘了清晨钟声唤醒万物,时间流转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晓钟不异夜来鸣”,以“晓钟”与“夜来鸣”形成对比,强调时间的连续性与不变性,即使在不同的时刻,钟声依然如故,提醒着时间的流逝。
“昏晓相催合自惊”,表达了时间的紧迫感,昼夜交替如同催促,让人不禁感到时间的珍贵与紧迫。
“曙色微茫分宿霭,年光断送向残更”,描绘了黎明时分的景象,微弱的曙光穿透晨雾,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同时也暗示着旧的一天的结束,年华的流逝如同时间的钟声,不可逆转。
“长鲸殷起风尘思,短发徐添雪刺明”,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长鲸,面对生活的风尘,内心充满思考;同时,随着岁月的流逝,白发渐渐增多,形象地展示了时间对人的影响。
“老懒无妨停午卧,匆匆莫误凤楼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豁达,即使年岁已高,偶尔午睡也无妨,但不能错过生活的美好瞬间,比如“凤楼声”,可能象征着生活的欢愉或重要事件,提醒人们珍惜每一刻。
整体而言,《晓钟》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活态度的积极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