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我存病间

病来方觉一身孤,未死翻令转郁纡。

被薄每劳风缱绻,道穷争怪鬼揶揄。

枕边残卷供馋鼠,壁上幽灯照腐儒。

但使昨宵馀喘尽,游魂应到旧山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喜我存病间》是明代僧人释函可所作,通过诗人自身经历的病痛,表达了对生命脆弱与存在的深刻思考。

首联“病来方觉一身孤,未死翻令转郁纡”开篇即点出主题,诗人因病体感到了生命的孤独,即使还未走到生命的尽头,这份孤独与忧郁却愈发强烈。诗人以“一身孤”和“郁纡”描绘了病痛中内心的孤独与沉重,让人感受到生命在病痛中的脆弱与无助。

颔联“被薄每劳风缱绻,道穷争怪鬼揶揄”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与忧郁的情绪。诗人描述了病中被褥的薄凉与风的缠绕,以及在生命尽头时对未知的恐惧与疑惑,仿佛连鬼神都在嘲笑他的命运。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现象和超自然力量人格化,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颈联“枕边残卷供馋鼠,壁上幽灯照腐儒”则从日常生活细节入手,展现了病痛中生活的单调与寂寞。枕边的书籍被馋鼠啃食,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消逝;幽暗的灯光下,诗人自喻为“腐儒”,暗示了自己在病痛中的无奈与自我反思。这一联通过对比,突出了病痛对生活品质的影响,以及对个人精神世界的冲击。

尾联“但使昨宵馀喘尽,游魂应到旧山隅”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渴望与对未来的憧憬。在经历了病痛的折磨后,诗人希望能够安然度过,让自己的灵魂得以安息于熟悉的山隅,寄托了对生命延续的期待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病痛体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孤独、死亡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得姚雪庵书

暮钟破寺逢君处,瓦钵浮桥乞食归。

别久不知生与死,书来三读是耶非。

鹅城细雨怀孤衲,雁碛残魂忆下帏。

见说弟昆齐向道,何年同掩旧山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得光半雪盛二公书

曾随花雨即分裾,共效杨岐力有馀。

一夜几深塞下雪,十年才接岭南书。

菩提坛下心难了,苛子林中月久疏。

闻道琼崖鞋踏破,不将沉水寄荒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读左公徂东集

秋风一见泪纷披,可柰重歌出塞词。

百济河山愁到处,三韩文献幸今兹。

屈平既放天何问,杜甫无家别有诗。

方信当年身不死,千秋斯道已如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步左公赠韵二首(其一)

万里相逢水一杯,须眉霜积面生埃。

草鞋已破赵州老,布帽新成管子来。

漠漠寒云沉大野,纷纷荒雪落空台。

幸馀古道照颜色,狼藉床头书作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