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望外物容澄似水,坐中秋力凛如刀。
此身直愿乘双翼,飞上三峰第一高。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月光洒落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之美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首句“望外物容澄似水”,以“澄似水”来形容月光下的万物,既突出了月色的清澈明亮,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纯净。次句“坐中秋力凛如刀”,通过“凛如刀”的比喻,不仅形象地描绘了秋夜的寒意,更衬托出月光的冷冽与坚定,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时光,保持清醒。
后两句“此身直愿乘双翼,飞上三峰第一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越的向往。他渴望像鸟儿一样,借助双翼飞翔,达到那座山峰的最高峰。这里不仅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也蕴含着对精神境界提升的渴望,寓意着诗人希望通过不断努力和追求,达到心灵上的高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中秋之夜的静谧与壮美,以及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与超越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不详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兴来雷出土,万箨起崖谷。
涧下禽鱼识上台,听泉履迹遍苍苔。
岩边不欲踟蹰久,只恐商王梦远来。
角本金鼓俦,独主昏晓色。
日收云气黄,月斜霜露白。
征夫朝夕闻,泪落甲铠黑。
时平腐櫜鞬,白首眼不识。
严城重启闭,不废角人职。
老农鼓腹听,安识天子德。
小桐才几尺,气压百岁樗。
雨露意未饱,风月韵已孤。
凤凰肯寂寞,燕雀空踟蹰。
天地有和气,想为桐之腴。
我愿刳作琴,献上九重居。
坐使薰风还,虽死骨不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