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李商隐一首

花落铜盘蜡炬融,逶迤春色照芙蓉。

当筵行酒金钗侧,隔座吹笙绣幕重。

已有鸾刀飞鲙缕,未须翠釜出驼峰。

夜深环佩云中过,宛在瑶台月下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华美的宴饮场景,充满了浓郁的诗意与想象。首先,“花落铜盘蜡炬融”一句,以“花落”和“蜡炬融”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宴席渐晚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宴会的奢华与精致。“逶迤春色照芙蓉”则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将春日的温暖与生机融入画面之中,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而富有生命力。

接下来,“当筵行酒金钗侧,隔座吹笙绣幕重”两句,通过人物的动作和环境的细节,展现了宴会中的热闹与雅致。行酒的女子、金钗的装饰、隔座的笙乐以及绣幕的装饰,共同构成了一个既热烈又不失高雅的宴会场面。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体现了古代宴会中音乐与舞蹈、饮酒与观赏的完美结合。

“已有鸾刀飞鲙缕,未须翠釜出驼峰”两句,则通过食物的描写,进一步展示了宴会的丰盛与奢华。鸾刀是古代用于切割鱼肉的精美刀具,鲙缕则是细切的鱼片,而驼峰则是珍贵的食材。这两句不仅突出了食物的美味与珍贵,也暗示了宴会主人的慷慨与豪迈。

最后,“夜深环佩云中过,宛在瑶台月下逢”两句,以浪漫的想象收尾,将宴会的场景与神话传说相联系,赋予了整个宴会以超凡脱俗的意境。夜深之时,女子轻盈的脚步声仿佛在云端飘过,而她们似乎正与月下的瑶台相遇,这样的描述不仅增添了神秘与梦幻色彩,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与想象的古代宴会场景,展现了宴会的奢华、高雅与浪漫,同时也蕴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收录诗词(165)

吕诚(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更名肃。工诗词。名士咸与之交。家有园林,尝蓄一鹤,复有鹤自来为伍,因筑来鹤亭。邑令聘为训导,不起。有《来鹤亭诗》

  • 字:敬夫
  • 籍贯:昆山

相关古诗词

登淀山寺

一上湖南淀山寺,寺门高开秋树颠。

下界云烟惟一气,八方楼阁驻诸天。

无风灵籁时生壑,深夜神龙或起渊。

我独题诗此临眺,寥寥宇宙几千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怀友

长夏夜景静,斋阁临前池。

当檐素月流,举扇凉飔吹。

参差丹棘花,婀娜丝连枝。

玉人美无度,耿耿劳我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江水辞送友人之龙江二首(其一)

江水一百里,南风一日程。

飞华多意绪,相逐柁楼行。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江水辞送友人之龙江二首(其二)

江水五百里,上有兰与芷。

采之遗所思,含情似江水。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