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郑鹏在登高远望时,触景生情,怀念已故好友许启衷所作。诗中充满了对逝去友情的感慨与怀念。
首联“城市山林榜尚悬,洞江居士久升仙”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遥望远方,心中浮现出已故好友的形象,仿佛他依然在那片山林之间,如同洞江之上的隐士,早已超脱尘世,升入仙境。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好友比作山林中的隐士,表达了对好友超凡脱俗人格的赞美和对其离世的哀悼。
颔联“忍过嵩岳迁莺地,愁忆燕台对榻年”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好友的怀念之情。嵩岳迁莺地,可能是指好友曾经居住或活动的地方,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好友过去生活的回忆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燕台对榻年,则可能是指两人共度的美好时光,通过“愁忆”二字,诗人表达了对这些美好回忆的深深怀念和对好友的深切思念。
颈联“诗草阑珊谁为辑,酒筹零落竟无传”则转而感叹于好友的离去,使得往日的诗文和欢聚不再流传。诗草阑珊,意为诗稿散乱,无人整理;酒筹零落,暗示了欢聚时光的消逝,无人记录。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好友才华和友谊的惋惜,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无法重现的遗憾。
尾联“古梅耆宿今俱朽,俯仰乾坤一惘然”以古梅比喻好友,耆宿即老者,这里指的是已故的长者。诗人通过古梅的凋零,表达了对好友生命终结的哀痛。俯仰乾坤,意为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一惘然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岁月易逝的感慨和迷茫。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逝去友情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友谊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