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地接蓉城,前哲仰遗型,有讲学名臣,尚留书院;
帖传竹杖,此邦挺高节,笑寻源使者,不贡人才。
此联描绘了邛州试院的历史与文化氛围,充满了对过往贤者的敬仰和对当前教育环境的期待。上联“地接蓉城,前哲仰遗型,有讲学名臣,尚留书院”首先点明邛州与成都的地理关系,同时赞颂了过去在教育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先贤们,他们留下了书院这一教育场所,为后世学子提供了学习的场所。
下联“帖传竹杖,此邦挺高节,笑寻源使者,不贡人才”则进一步阐述了邛州的风土人情和教育理念。通过“帖传竹杖”的典故,暗示了邛州人民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以及对人才的尊重与培养。这里的“寻源使者”可能指的是寻求知识、传承文化的使者,而“不贡人才”则表达了对真正人才的重视,而非仅仅依赖于官府的选拔制度。整体而言,这副对联既是对邛州历史文化的赞美,也是对其未来教育发展的美好祝愿。
不详
州升为府,增二邑于邻,旧治号通川,多士顾名,严辨夫闻也达也;
岁兼以科,阅三旬而毕,新知培艺圃,诸生勤业,慎戒乎暴之寒之。
文章推汩水,名家视当年,编纪楚辞,著述犹为富矣;
寿老拟香山,耆宿羡后嗣,材储国器,福泽更远过之。
善恶报施,莫道竟无前世事;
利名争竞,须知总有下场时。
聪明正直之谓神,清夜焚香,惟愿斯民敦孝弟;
雨旸寒燠以成岁,丰年报享,长期列部颂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