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台

越王歌舞地,南国古繁雄。

水阔山光迥,天低海气通。

千舠民蛋雨,一塔贾胡风。

欲问兴亡事,松声自半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这里是古代越王的歌舞之地,南方国家历史悠久且繁荣昌盛。
水面辽阔,山色明媚,天地间景象开阔,海的气息与天空相连。
千万艘船只载着百姓在雨中穿梭,一座塔楼见证了商贾的异域风情。
想要探寻这个地区的兴衰历史,只能倾听半空中松林的声音。

注释

越王:古代越国的君主。
南国:南方的国家。
繁雄:繁荣昌盛。
水阔:水面宽广。
山光迥:山色明亮。
天低海气通:天空仿佛贴近海面,海的气息弥漫。
千舠:千万艘船只。
民蛋雨:形容船只众多如雨后春笋,比喻人口众多。
一塔贾胡风:一座塔见证了外国商人(贾胡)的活动。
兴亡事:历史兴衰之事。
松声:松树的声音。
半空:高空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越地风光图,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兴亡的沉思。

"越王歌舞地,南国古繁雄。" 这两句点出了越地历史上的辉煌与豪迈,"歌舞地"暗示着过去的繁华盛世,而"南国古繁雄"则强调了这一地区自古以来的雄伟气势。

"水阔山光迥,天低海气通。"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开阔与连贯的景象,"水阔"表达了江河的宽广,"山光迥"则形容了山峦层叠的壮丽,而"天低海气通"则表现出天空与大海相接,气息流动无阻。

"千舠民蛋雨,一塔贾胡风。" 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景象,"千舠民蛋雨"描绘了一种繁忙的水上生活,而"一塔贾胡风"则可能指向一种历史遗迹与外来文化的交融。

最后,"欲问兴亡事,松声自半空。"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兴衰变迁的思考,通过听取松林中的声音,似乎在探寻着时间的奥秘和历史的教训。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辽阔,以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的情感和对历史的反思,是一首集山水田园与历史哲理于一体的佳作。

收录诗词(16)

吴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中秋联句

棘闱受得树凉多,耿耿孤灯奈夜何。

后夜中秋可无月,雨工先为洗银河。

中秋此去日无多,笑问青天雨若何。

旧日仙槎应好在,西风吹送上天河。

雨到中秋易得多,素娥争奈漏天何。

青天四壁漫漫夜,星魁谁人见渡河。

雨声酿得客愁多,欲赏清秋作计何。

莫唱刘郎黄鹤句,西风举目异江河。

三台高处五云多,如此好天良夜何。

曾记长淮看月否,玉人何处唱西河。

月下敲诗得句多,诗成句句敌阴何。

夜凉不禁诗肠渴,欲作长鲸吸九河。

风捲玄云已不多,倚栏试问夜如何。

玉轮拟把长绳系,生怕孤蟾没入河。

月魄分它日影多,有盈有阙却缘何。

世人错认娑罗树,半是青山半是河。

孤蟾老矣阅人多,玉斧如霜不敢何。

何似长圆如此夜,放教全影看山河。

白凤威迟舞态多,三郎此际意如何。

霓裳一曲君休听,曾引胡尘暗两河。

月中桂子种来多,知得天香定属何。

袍色明年沾柳汁,好寻年少到三河。

乾坤清气在梅多,梅属能诗水部何。

惜不移来月中种,却教疏影入秋河。

东隅西极往来多,玉免如今奈老何。

瑶鉴一奁尘不染,祗应夜夜浴明河。

栏槛前山夜景多,一声长啸入亡何。

露花点点明秋叶,坐到楼西斗插河。

琼楼玉宇更寒多,天上不知今夕何。

谁遣银潢倾作酒,一时浇我舌悬河。

梯上秋旻路不多,刚风奈此浩然何。

瑶光冷逼萧萧发,一叶莲舟稳泛河。

桂香多处月明多,如此中秋有几何。

堂上文奎炯如月,修廊灯火粲星河。

夕佳朝爽入诗多,待不吟诗可奈何。

过却中秋有公事,莫将风月付谈河。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太乙真人画像

真人读何书,一叶凌浩溔。

不见此舟轻,但觉天地小。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筱]韵

安期生

安期耸身坐,挥斥游太极。

若遇谪仙人,鲸背分半席。

形式: 五言绝句

六言

草间路六七里,溪上梅三四花。

日落鸟声何处,山空犬吠谁家。

形式: 六言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