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灯谜

能使妖魔胆尽催,身如束帛气如雷。

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是灰。打一玩物。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述的是一种能震慑妖魔鬼怪的神秘玩物,形象生动。它被紧紧束缚,但气势如雷,一声巨响足以让人惊恐万分。然而,当人们回头看去,这个玩物已经化为灰烬,暗示其可能是瞬间爆发力量的象征。从元宵灯谜的角度来看,这可能是个烟花或者爆竹的隐喻,因为它们在瞬间绽放,带来强烈震撼,却又转瞬即逝。曹雪芹通过这首诗,巧妙地描绘了这种民间常见的节日娱乐物品的特点。

收录诗词(90)

曹雪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霑,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 字:梦阮
  • 号:雪芹
  • 生卒年: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

相关古诗词

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形式: 古风 押[筱]韵

好了歌注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形式: 古风

红楼梦十二曲.收尾(其十四)飞鸟各投林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

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

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自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

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形式:

红楼梦十二曲(其五)分骨肉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

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

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

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