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秫坡像赞”为题,由明代诗人陈湘所作,描绘了一位隐居在秫坡的老者形象。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展现了这位老者的独特风采与生活状态。
“秫坡白头嘉遁叟”,开篇点出人物的身份——一位白发苍苍的隐士,居住在名为秫坡的地方。这里的“嘉遁”二字,既表达了对老者隐居生活的赞美,也暗示了其选择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囊括江山秀”,进一步描绘了老者所处环境的壮丽与秀美,仿佛他能将整个江山美景尽收眼底,体现了其超然物外的境界和内心的丰富。
“酒葫芦,挂树头。打鱼船,缆渡口。”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老者的生活场景。酒葫芦挂在树梢,既是他的随身之物,也是他闲适生活的象征;打鱼船停泊在渡口,显示了他的生活方式与自然紧密相连,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这风流,世间何处有。”最后两句表达了对老者独特风度的赞叹,认为这种超凡脱俗、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在世间实属罕见。这句话不仅是对老者个人魅力的肯定,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传达了对自然和谐、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哲思与艺术美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