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藜杖缘溪转小桥,背风深处似相招。
儿童指点皆惊怪,唤作枝头雪未消。
在这短小精致的诗句中,刘应时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村冬日图景。首先,“藜杖缘溪转小桥”一句,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的山谷之中,藜杖作为老人手中的拐杖,既表现了行走者的身份,也暗示了行走的艰难与缓慢。溪水潺潺,小桥横跨,其间必然有着不为人知的风景。
“背风深处似相招”一句,则增添了一份神秘感。诗人似乎在说,他所到之处,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召唤他,让他停下脚步,去探寻那些被大风吹不到、藏匿于深处的秘密。
而“儿童指点皆惊怪”一句,则引入了旁观者的视角。村中的孩子们或许因为稀奇古怪而指指点点,他们对于诗人行为的不解与好奇,反映出一种纯真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
最后,“唤作枝头雪未消”一句,则以轻盈的笔触结束了这幅画面。孩子们误以为诗人的举动是因为树上还残留着未融化的雪花,而实际上,这可能只是他们单纯的解读。而诗人心中,却或许藏着更深远的寓意。整个画面不仅展示了一种静谧的自然景观,也隐含了对于生命、时间和美好事物持续性的感悟。
不详
瘦减腰围尽不妨,岂堪三篾束枯肠。
自怜尚有风流债,酷爱断桥流水香。
入眼溪山记旧游,春风篱落只供愁。
断肠蔌蔌飘香雪,短笛一声谁倚楼。
浮云著眼不留踪,独与梅花共过冬。
淡月故移疏影去,断魂谁杵暮山钟。
迎春寒色愈严凝,小阁炉残冷欲冰。
寂寞黄昏愁吊影,雪窗怕上短檠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