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岱至一天门作

朝曦苏万峰,绛气横百里。

海色动衣裾,松风半天水。

天路初坦夷,地脉闇隆起。

安识置身高,俯首城郭是。

微茫汶阳田,历落明堂址。

麻鞋登封路,万古吾身始。

徘徊出阊阖,龙虎宛夷俟。

云知开辟年,树识汉唐祀。

百岁纷旦暮,九霄方尺咫。

发轫历华嵩,浩荡何穷已。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鲁一同的《登岱至一天门作》描绘了清晨登山时的壮丽景象和对历史的沉思。首句“朝曦苏万峰”展现了朝阳初升,照亮万座山峰的生动画面,富有生机。接下来,“绛气横百里”描绘了红霞漫延百里的壮观景色。

“海色动衣裾,松风半天水”通过海色与松风的交织,暗示了山势的高峻和清风的凉爽,诗人仿佛能感受到衣襟随风飘动,耳边是半山腰的松涛声和远处的流水声。接着,诗人感叹自然的神奇,“天路初坦夷,地脉闇隆起”,暗示了登山之路的逐渐开阔,大地的脉络在脚下起伏。

“安识置身高,俯首城郭是”表达了诗人对自身位置的谦逊,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即使是高处,也只是相对于下方的城市而言。然后,诗人遥想历史,“微茫汶阳田,历落明堂址”,缅怀古代文明遗迹,麻鞋踏过登封古道,感到自己仿佛跨越了千年的历史。

“徘徊出阊阖,龙虎宛夷俟”以神话传说中的门户和龙虎寓言,增添了神秘色彩,表达对未知的探索和期待。最后,“云知开辟年,树识汉唐祀”进一步强调时间的悠久,而“百岁纷旦暮,九霄方尺咫”则揭示了人生的短暂与天地的广大。

整首诗以登山为线索,融合了自然景观、历史感慨和个人感悟,展现出诗人对天地、历史和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3)

鲁一同(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万松岭

万松争一门,石角走磕磕。

阴飙中呺嘑,翔阳避在外。

巉岩栗虎豹,天光忽破碎。

亭午山气合,尊灵万方会。

低偃张幕帟,高褰树旌旝。

仿像绛节临,家历鸾声哕。

混合青冥中,风涛一世界。

旁径缘萦纡,红墙宛襟带。

未必飞仙驻,去鸟入已隘。

拊膺起叹嗟,圣有垂堂戒。

形式: 古风

夜泊城门泷大风

山暗大风鸣,萧萧草木声。

鱼龙翻峡黑,星月涌江清。

客梦寒偏觉,乡心夜久生。

并随流水去,百折绕滩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王文成公炮歌为兰屏比部作

围余二寸径一尺,十四字蚀铜华老。

当时正抚田州还,八寨尚阻僮徭顽。

仙台藤峡总瘴疠,铸此意岂威诸蛮。

金精夜泣霹雳裂,惨澹洞溪鏖战血。

故国沧桑独不磨,不朽忠勋视此铁。

公昔手缚宸濠来,邮阳楼橹惊飞灰。

仓皇忆赖青田在,卧病还山共可哀。

征南再出劳王事,父老拜棺空涕泪。

万树梅花缟素迎,生归庾岭犹天意。

摩挲手泽无期年,今三百戴留苍坚。

文琴李印共后先,比部好古世所贤。

吾闻佛狼机,害为兵火最。

金元以上史未闻,好事援经释以旝。

从知此炮古岂无,世乱莫救城焚屠。

兴亡在德不在器,嗟公所恃非区区。

形式: 古风

洗象行

大象嵯峨势若山,小象碨礌冈与峦。

清晨象奴骑象出,道傍观者墙堵环。

沧波蹴踏地摇荡,下泅上踊非一状。

象奴狎象如狎人,妇孺相对皆惆怅。

传有二象前明遗,黄牙脱落余苍皮。

此象驯良善驾辇,出与天子相追随,圣人首作百兽舞。

余象十数亦就抚,岁时颁赐天厩钱,统以仪使居以庑。

剥肤凿齿倩谁偷,遍体或恐成疮痍。

年年此日放洗浴,淋漓戏水奔犀虬。

有客因之三叹息,何限沧桑悲胜国。

豹房虎圈恣盘游,山河转眼烽烟黑。

当时闯逆呼象来,象怒不跪亦可哀。

即今二象铜驼似,荆棘曾看晋阙灰。

承平且莫多幽怨,请君观罢聊同饭。

我皇谒陵崇孝思,今秋减责驼群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