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沈辽所作的《残花》。诗中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花朵凋零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首句“忽忽春已老”,以“忽忽”二字形容时间流逝之快,点明春天已经接近尾声。接着“强行芳树边”,描述诗人虽勉强走到繁花盛开之处,却也暗示着春天的繁华即将消逝。
“不能惊白发,何用惜流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岁月的无情流逝,既无法阻止白发生长,也无需过分惋惜年华的流逝,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
“残红不可撷,复畏青条折。”诗人看到残花,不忍采摘,又担心嫩绿的枝条被折断,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保护之情。
“荣落终岁事,何心翻惙惙。”最后两句总结全诗,指出花朵从盛开到凋谢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不必为此感到忧愁或焦虑,展现出诗人对生命循环的理解与接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和人生哲理的感悟,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