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寅秋沅儿下第书寄

去年手中线,为汝缝征衣。

江南四千里,孤帆如鸟飞。

悠悠寡母心,清梦常怀归。

怀归兰陵道,春风复秋草。

不辞啮指迟,惟期立身早。

裁书附雁鸿,言与药石同。

六翮苟不齐,何以凌长风。

今年棘闱战,沦落丰城剑。

空有气如虹,悬知泪如霰。

归来季子颜,羞见山妻面。

人事在苦学,天心惟与善。

场圃且勿视,良图在三献。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庄德芬的《庚寅秋沅儿下第书寄》表达了诗人对子女求学之路的深切关怀和期待。诗中通过回忆去年为儿女缝制衣物的情景,展现了母亲对孩子的牵挂和思念,"江南四千里,孤帆如鸟飞"描绘了孩子离家远行的艰辛,以及母亲心中那份孤独和期盼。

"悠悠寡母心,清梦常怀归"直接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归期的期盼,"怀归兰陵道,春风复秋草"则寓情于景,以自然景象寄托思归之情。诗人鼓励孩子要坚韧不拔,"不辞啮指迟,惟期立身早",强调勤奋学习和早日自立的重要性。

"裁书附雁鸿,言与药石同"运用典故,希望孩子的成长如同接受良药一样,不断磨砺自己。"六翮苟不齐,何以凌长风"进一步激励孩子要有飞翔的志向和坚定的决心。

下文转而描述今年孩子科举落第的境况,"今年棘闱战,沦落丰城剑",诗人以剑喻人才,表达对孩子的失落感,但仍然鼓励他"空有气如虹,悬知泪如霰",保持昂扬的斗志。

最后,诗人以宽慰之语结尾,"归来季子颜,羞见山妻面",表示即使失败也不必羞愧,因为"人事在苦学,天心惟与善",只要坚持努力,未来还有机会。"场圃且勿视,良图在三献",告诫孩子不必过于在意眼前的挫折,长远的计划和再次尝试更为重要。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母爱的细腻,又有对子女成长的殷切期望,体现了清代士人家庭对教育的重视和对孩子未来的深深关切。

收录诗词(45)

庄德芬(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河南提学道朝生女孙,州同定嘉女,武进董㒔室,乾隆己酉进士、浔州知府思駉母。有《晚翠轩遗稿》

  • 字:端人
  • 籍贯:吴县

相关古诗词

感遇

势位不可忽,人生贵自强。

虽非君子言,所见亦已长。

困龙蟠浊泥,蚖肆何其猖。

飘风从西来,雁字离其行。

炎凉一转变,畴能保初肠。

当时意气佳,直拟田与姜。

失路相依托,栖栖徒自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梦亡儿巡

冰镜映回廊,逶迤属洞房。

凉波衣欲湿,四壁含清光。

碧纱开六扇,不记谁家院。

侍者卷缃帏,爱子生相见。

惊喜前抱持,容颜似旧时,相呼频不语,婉转惜娇痴。

悲怀三四载,不分相逢再。

合浦珠重来,平生愿堪慰。

蝴蝶逐晓风,苍茫西复东。

罗巾近角枕,一片杜鹃红。

形式: 古风

感旧(其一)

辞亲驾言迈,泣别临关口。

远道效唱随,齐眉镫下酒。

友义僣金兰,言激恒得咎。

谋身靡所安,归途忽先后。

丹心白日昭,青松岁寒茂。

人生知尽分,岂敢希不朽。

形式: 古风

感旧(其二)

江陵千树橘,成都八百桑。

我来值凋丧,南山田已荒。

慷慨进言激,导君君未遑。

白日忽已中,夏绿殒其黄。

泉台不相随,大义凛若霜。

古言立孤难,赤手肩纲常。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