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汉家贤相重英奇,蟠木何材也见知。
不意云霄能自致,空惊鹓鹭忽相随。
腊雪初明柏子殿,春光欲上万年枝。
独惭皇鉴明如日,未厌春光向玉墀。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皇家盛宴,展示了皇室的繁华与权力的集中体现。"汉家贤相重英奇"一句,通过对汉朝贤能相辅的赞美,开启了整个诗篇的宏大气势。"蟠木何材也见知"则是对贵族血统和品德的象征性表达。
接着,"不意云霄能自致"表明皇帝的威仪和恩泽自然而然地传播开来,而"空惊鹓鹭忽相随"则用了鹤跟随云船的典故,形象地表现了臣子们对皇权的追随与仰望。
"腊雪初明柏子殿"具体描绘了时间和空间的场景,将读者带入一个正在举行盛大活动的宫廷。"春光欲上万年枝"则是对长久繁荣的美好祝愿,通过春天生机的象征来表达。
最后两句"独惭皇鉴明如日,未厌春光向玉墀"中,诗人以谦逊之心表示敬畏,同时也流露出对皇权永恒不衰的期待和仰慕之情。整首诗通过精致的细节描写和深远的寓意,展现了古代宫廷文化的灿烂与奢华。
不详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知己知音同舍郎,如何咫尺阻清扬。
每恨蒹葭傍芳树,多惭新燕入华堂。
重花不隔陈蕃榻,修竹能深夫子墙。
唯有早朝趋凤閤,朝时怜羽接鸳行。
欲知愚谷好,久别与春还。
莺暖初归树,云晴却恋山。
石田耕种少,野客性情闲。
求仲应难见,残阳且掩关。
谷口逃名客,归来遂野心。
薄田供岁酒,乔木待新禽。
溪路春云重,山厨夜火深。
桃源应渐好,仙客许相寻。
暮天微雨散,凉吹片帆轻。
云物高秋节,山川孤客情。
霜蘋留楚水,寒雁别吴城。
宿浦有归梦,愁猿莫夜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