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自爱新梅好,行寻一径斜。
不教人扫石,恐损落来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独自徜徉于新鲜美丽的梅花之中的情景。诗人用“自爱”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与珍视,通过“行寻一径斜”,展现了在曲折的小径上漫步探寻梅花的意趣。这两句流露出一种闲适自得、不为外界所扰的生活态度。
接着,“不教人扫石,恐损落来花”则透露了诗人对梅花细腻的情感与保护之心。这里“不教人扫石”,意味着诗人不愿让他人打扰这份宁静,即使是清理道路上的小石子,也担心会惊扰到那些可能落在石头上的梅花瓣。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珍视和细腻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诗人与梅花共处的宁静与和谐画面,以及他对梅花极致的爱护心理。这样的抒情手法,使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清新脱俗的美好。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垒石盘空远,层层势不危。
不知行几匝,得到上头时。
月出深峰里,清凉夜亦寒。
每嫌西落疾,不得到明看。
台上绿萝春,闲登不待人。
每当休暇日,著履戴纱巾。
凤凰楼下多欢乐,不觉秋风暮雨天。
应为昨来身暂病,蝉声得到耳傍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