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邓云霄所作,名为《题张氏园白乐天遗石》。诗中以“白傅豪吟片石知”开篇,巧妙地将白居易(白傅)与一片石头联系起来,暗示了白居易的豪放吟唱与自然界的静默石头之间存在着某种精神上的共鸣。接着,“风流馀韵使人思”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白居易作品中蕴含的风雅与情感的深深怀念。
“当年樱柳繁华尽,此日蓬蒿世代疑”两句,通过对比昔日樱柳的繁花似锦与今日蓬蒿的荒凉景象,暗喻世事变迁,物是人非,同时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历史沧桑的感慨。
“卧处岂无醒酒力,移来犹有野云随”这两句则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石头以生命力,仿佛它不仅能够帮助人解酒,还能随风飘荡,象征着白居易诗歌中的自由与超脱。
最后,“主人不洒江州泪,对石空歌长庆诗”一句,通过主人面对石头时的情感反应,进一步深化了对白居易及其作品的怀念之情。这里,“江州泪”典出白居易的《琵琶行》,象征着他对人生悲欢离合的深刻体验;而“长庆诗”则是对白居易晚年所作诗歌的赞誉,表达了对诗人晚年作品的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白居易遗石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白居易及其作品的深情厚谊,也蕴含了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好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