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伦竹阁

曾看孤山翠微麓,回环阁下千茎竹。

醉吟先生唐室贤,洒落情怀出流俗。

赤城德士攀高风,特借嘉名榜山腹。

雪霜难犯为心虚,直节凌云耸苍玉。

月华弄影无纤尘,合有丹霄凤来宿。

赵州庭柏如己知,扫却閒言且观独。

九年当作无生游,慎勿窥红堕私欲。

况是天台掌仙箓,炼矿成金石龙谷。

落花流水好寻真,岂特萧萧阁前绿。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道伦竹阁》由宋代诗人黄裳所作,描绘了一幅竹阁与道人相映成趣的景象,充满了道家哲学与自然美的融合。

首句“曾看孤山翠微麓”,以孤山的翠微作为背景,暗示了竹阁所在环境的清幽与脱俗。接着“回环阁下千茎竹”一句,通过“千茎竹”的描绘,展现了竹阁周围竹林的繁茂与生机,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生命力的氛围。

“醉吟先生唐室贤,洒落情怀出流俗”两句,借用了“醉吟先生”的典故,赞美了竹阁主人超凡脱俗的情怀和高尚的品格,如同唐代文人一般,追求精神的自由与洒脱。

“赤城德士攀高风,特借嘉名榜山腹”中,“赤城德士”指的是道人,他们追求高远的精神境界,借以“嘉名”为山腹命名,体现了对自然与道的崇敬与追求。

“雪霜难犯为心虚,直节凌云耸苍玉”两句,运用象征手法,以“雪霜”比喻人生的艰难与考验,而“心虚”则表达了道人内心的纯净与坚韧。同时,“直节凌云”描绘了竹子的挺拔与高洁,象征着道人品格的崇高与不屈。

“月华弄影无纤尘,合有丹霄凤来宿”描绘了月光下的竹林,清雅宁静,仿佛是凤凰栖息之地,进一步强调了竹阁环境的清幽与神圣。

“赵州庭柏如己知,扫却閒言且观独”引用赵州禅师的故事,表达了对道人内心世界的理解与尊重,同时也暗示了在纷扰世间保持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最后,“九年当作无生游,慎勿窥红堕私欲”提醒人们应远离世俗的欲望,追求心灵的解脱与自由,过一种超越生死的无生生活。

“况是天台掌仙箓,炼矿成金石龙谷”两句,将道人所在的竹阁与天台山联系起来,暗示了其修炼的高深与神秘,以及通过炼矿成金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对道家修炼成果的赞叹。

“落花流水好寻真,岂特萧萧阁前绿”以自然界的景象结束全诗,寓意着在自然之中寻找真理与本真,不仅限于竹阁前的绿意盎然,更是对人生真谛的深刻探索与领悟。

整首诗通过对竹阁及其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道家哲学的巧妙融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与精神境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真谛的追求与思考。

收录诗词(724)

黄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 字:勉仲
  • 籍贯:延平(今福建南平)
  • 生卒年:1044-1130

相关古诗词

曲水亭

盘龙偃蹇吸长涧,数篆寒光来向人。

谁信云门有仙子,洒落恐是华筵宾。

落英俄逐酒船到,世间乃得渔溪春。

素纤举盏宁可却,清光聊涤胸中尘。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览和靖章安西湖之什

和靖苦而豪,章安平而丽。

驰情绕佳景,盈轴卷幽思。

二子各何往,人非物还是。

四时有行藏,彼物如邮置。

百年有死生,斯人如梦寐。

两幻相追攀,一觉都废弃。

感寓聊自娱,兴尽娱亦弊。

安坐湖山间,谁能以数计。

形式: 古风

送人赴官秘阁

经行当年已充赋,却遂鹿官走尘土。

百里牛刀未甘弄,况有文章自当贡。

屡扣天阍出奇语,落笔纷纷动尧禹。

雪天得职怀抱清,道山入局忧虑宁。

今也无惭故乡举,幽閒更有登真路。

惟我曾游今已古,想见朋从散还聚。

岂事涂改如排牙,忽落铅刀得依据。

常笑蠹鱼乾自忙,正似求生辙中鲋。

学海无从今几年,谩惜公家费毫楮。

春芽竟好清昼深,石鼎蝇声绕庭户。

恍然似揖前朝人,高下图书迓青顾。

养才此地良有因,入闹谁醒静方悟。

要使中虚心鉴明,乃欲他时照纷遽。

名利人人情正炎,我抱天君独为主。

设官之意非徒然,君恩可报唯心渊。

案牒相忘花字閒,养心乃在云日边。

佳气葱葱指归处,顿觉身轻如插羽。

扁舟莫怯霜华浓,已有东风送君去。

形式: 古风

题卧陶轩

不为形役心方纵,乘化悠悠岂须控。

归去来兮归自公,北窗高卧南来风。

吹我飘飘骨毛耸,恐是洪涛浸清梦。

八月仙槎偶相送,寥廓孤飞与谁共。

天机不逐纤尘动,折腰五斗非君俸。

静挂山图探遥趣,閒眄庭柯荐幽哢。

君置弦徽贻我声,我遗耳目知君情。

相知之流乐如是,五柳鸣蜩谩如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