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镇山楼故址,因登城四眺,越日遂游城北诸山十二首(其九)

天南舒啸失长风,沦落閒身五岭东。

一片雄心无处著,孤城斗大万山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丘逢甲在岭南的孤独心境和壮志难酬的感受。首句"天南舒啸失长风",通过"天南"和"失长风",暗示了诗人远离故乡,身处偏远之地,原本的豪情壮志似乎失去了施展的空间。"沦落閒身五岭东"进一步表达了诗人被贬谪到五岭以东的闲散生活,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失落。

接下来的"一片雄心无处著"直抒胸臆,诗人感叹自己的壮志犹如无处安放的雄心,找不到可以实现的舞台。最后一句"孤城斗大万山中"以孤城和万山的宏大背景,衬托出个人的渺小与孤独,形象地刻画了诗人身处偏远山区,周围环境的荒凉和内心的孤寂。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丘逢甲在逆境中的坚韧与落寞,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和时代背景。

收录诗词(1810)

丘逢甲(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吉甫,、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 字:仙根
  • 号:蛰庵
  • 籍贯:南武山
  • 生卒年:1864年~1912年

相关古诗词

寻镇山楼故址,因登城四眺,越日遂游城北诸山十二首(其十)

浮生富贵等微尘,欲觅山林寄此身。

但是故乡归便好,不妨衣白作山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寻镇山楼故址,因登城四眺,越日遂游城北诸山十二首(其十一)

曾费诚斋策马来,临溪处处见花开。

一庵拟筑蓝田曲,补种诗中十里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寻镇山楼故址,因登城四眺,越日遂游城北诸山十二首(其十二)

龙楼凤阁倚天尊,肃立群山万骑屯。

戎马书生豪气在,三台高处望中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倦客

鼎鼎年华去若流,天涯倦客怯登楼。

飘零落叶思朋好,憔悴梅花入客愁。

小醉试尝新煮酒,薄寒先上旧徵裘。

干戈满眼平生恨,梦里犹应痛昔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