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桐乡王汝学先生

乡曲仰前修,每恨时不遇。

再濯湄邱波,三洒深庵涕。

岿然赖公存,硕果坚固蒂。

渺以一南儒,京师避头地。

囊括天下士,尾闾收无际。

耿耿胸中物,落落湖海气。

汲古修绠深,董马在伯季。

胡为枘凿殊,明眸尘土蔽。

坐使万夫特,一麾老下吏。

挂桑长弓闲,刈苕湛卢利。

平生五车书,一策用未既。

语剩何须多,盈箱酱瓿隶。对此鸡肋盘,佳味天然?。

玄牝希夷精,侯鲭屡护致。

随伸信手长,阿育青螺髻。

玉屑凤脑香,芝丝驼橐腻。

一啖痊百疴,岂但惜掷弃。

事久真乃出,谁能障一袂。

所以南丰老,终与欧苏俪。

悯顽上帝心,说来箕失丽。

含章不一舒,括囊造化忌。

愿将万斛泉,起作一流滞。

震泽入三江,大海会源系。

神龙起九有,霖雨乃馀溉。

文墨云仍孙,敢尔托未契。

所以启玉壶,刀圭期一哜。

步进百尺竿,貂乏狗可继。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谒桐乡王汝学先生》是明代诗人唐胄对桐乡王汝学先生的颂扬之作。诗中表达了对先生学问高深、品德高尚的敬仰之情。

首句“乡曲仰前修”点明了对先生的尊敬和仰慕之情,接着“每恨时不遇”表达了对先生未能在适当的时代施展才华的遗憾。随后,“再濯湄邱波,三洒深庵涕”描绘了先生的清高品格和对学问的执着追求。

“岿然赖公存,硕果坚固蒂”赞美了先生如同巍峨山岳般稳固的存在,其学问成果如同坚实果实,根深蒂固。接下来,“渺以一南儒,京师避头地”则描述了先生虽身处偏远之地,却心怀京城,志向远大。

“囊括天下士,尾闾收无际”赞扬了先生广纳贤才,学问博大精深。紧接着,“耿耿胸中物,落落湖海气”形容了先生胸怀宽广,气度非凡。以下几句“汲古修绠深,董马在伯季”进一步赞美了先生深厚的学识和卓越的才能。

“胡为枘凿殊,明眸尘土蔽”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认为先生的才华被世俗所遮蔽。接着,“坐使万夫特,一麾老下吏”感叹先生未能得到应有的职位和待遇。

“挂桑长弓闲,刈苕湛卢利”描绘了先生退隐后的悠闲生活,同时“平生五车书,一策用未既”表达了对先生学问的肯定。以下几句“语剩何须多,盈箱酱瓿隶”则暗示了先生的智慧和学识丰富。

“对此鸡肋盘,佳味天然”将先生的学问比作美味佳肴,令人回味无穷。“玄牝希夷精,侯鲭屡护致”进一步赞美了先生学问的精深和独特之处。

“随伸信手长,阿育青螺髻”形容了先生学问的广阔和深入。“玉屑凤脑香,芝丝驼橐腻”通过比喻,赞美了先生学问的高雅和珍贵。“一啖痊百疴,岂但惜掷弃”表达了对先生学问价值的高度评价。

“事久真乃出,谁能障一袂”表达了对先生学问持久性和影响力的肯定。“所以南丰老,终与欧苏俪”将先生与古代文学大家相提并论,表示对其成就的极高赞誉。

“悯顽上帝心,说来箕失丽”表达了对先生关注普通百姓疾苦的高尚情怀。“含章不一舒,括囊造化忌”则赞美了先生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愿将万斛泉,起作一流滞”表达了对先生学问传播和影响的期待。“震泽入三江,大海会源系”通过比喻,表达了对先生学问广泛传播和深远影响的赞美。

“神龙起九有,霖雨乃馀溉”形容了先生学问如同神龙般在各地兴起,滋润万物。“文墨云仍孙,敢尔托未契”表达了对先生学问传承和后世影响的期待。

“所以启玉壶,刀圭期一哜”表达了对先生学问的渴望和敬仰。“步进百尺竿,貂乏狗可继”则通过比喻,表达了对先生学问追求和传承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对王汝学先生的赞美,展现了其学问的博大精深、品德的高尚以及对社会的贡献,同时也表达了对先生未能在适当时代施展才华的遗憾和对先生学问传承和影响的期待。

收录诗词(46)

唐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普淜

去年过西湴,今年来普淜。

青山几万里,应笑人能通。

人生苦飘泊,何异云从风。

霮䨴满中庭,倏然西以东。

回看辇毂英,白首何从容。

岂不自念惜,皇恩谁终穷。

风云碛上恶,沙石关塞重。

奋激何家为,髀肉嗟重生。

剑未血郅支,老骥终槽腾。

平生报主志,岂在金印封。

苍生何时宁,白发日夜生。

勉旃复勉旃,无愧桑与蓬。

形式: 古风

余自南赣赴抚山东郡博吴诚以乡人携酒来送过宿赋此别之

宦辙每相逐,乡缘独何奇。

竹枝插老菊,天亦怜衰痴。

吾子胸中秀,清荷映涟漪。

健鹗秋气雄,方欲凌云飞。

携樽不能劝,春风吾自卮。

无端桑梓谈,鼓角星河低。

滔滔触人声,一夜杨梅矶。

明朝古处州,旌旆看青齐。

形式: 古风

送蒋郎中南使便归全州省祖母

上界清且永,而无紫金荣。

下界人伦乐,光景何匆匆。

乃有太白精,托居人世中。

淑履本大笃,阅世真青松。

灵筹纪鲐背,绿玉遗鸠筇。

前年少子贵,霞被驰皇封。

今年长孙归,负弩惊村翁。

岁岁初度嘉,仙桃熟新冬。

敬此来趋晏,称觞罗孙丛。

巾襦几叶聚,兰芝炫绀瞳。

瑶池宁有此,尘区美无重。

酒酣歌吾诗,鹿舞令威从。

形式: 古风

藤作

剑门藤丝如发细,纤巧争先出新意。

万安土瘠民多贫,家家藉业为生计。

纤纤闺指称绝奇,牝丹荏染凤交嬉。

官工家派多精致,细迟过限爹遭笞。

十八嫁裙无一幅,朝朝暮暮劳官役。

岂知生业反为魔,遂甘自尽家难息。

满城感泣增悲恫,祸州尤物何时穷。

英灵胡不上诉帝,条蔓枯尽山为童。

九州厥贡古来有,篚荐随方那敢后。

交州荔支建州茶,惊尘溅血民始咎。

珠崖地在大海中,汉因玳瑁始开通。

未几祸起广幅布,东都复县伏波功。

永平滥觞儋耳贡,后启缤纷非土任。

瑁官珠殿尤苦刘,紫贝鼊皮聊缓宋。

惟我祖宗怜远土,两朝优诏特矜楚。

公使踰法许具闻,气焰权奸犹歛阻。

后至先皇弘治初,大禁贡献民熙和。

振儋金香罢唐例,南宁银姜无宋科。

民赖优游三十载,肇此厉阶谁复再。

公贿私贡恐已迟,谁体圣心存海外。

妻号儿哭无朝夕,催吏那知更下石。

谁能临武叫天阍,守有徐方留郡迹。

君不见女苦吉贝男苦䔲,停车请免崔相公。

前朝旧事数百载,至今青史扬清风。

福星监司贤太守,民殃至是公知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