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忆三首(其三)

但无言语镇相看,自起更衣怯嫩寒。

忆得王孙归较晚,笼花薄月夜阑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静谧、情感细腻的画面。首句“但无言语镇相看”,以一种淡淡的哀愁开始,暗示了人物之间微妙的情感交流,却因某种原因无法通过言语表达,只能通过眼神传递情感。接着,“自起更衣怯嫩寒”一句,通过主人公的动作——起身穿衣抵御初春的微寒,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寒冷,同时也暗喻了内心的孤独和敏感。

“忆得王孙归较晚,笼花薄月夜阑珊”则将思绪拉回往昔,提到了“王孙”这一古代文人常用来指代贵族子弟的称谓,暗示了诗中人物可能与某位尊贵之人的关系。归家较晚的情景,与窗外笼花(可能是花影或灯火)与薄月(淡月)共同构成了一幅凄美而略带忧郁的夜景图。夜阑珊,意味着夜深人静,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沉淀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对过往时光的回忆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当下孤独的感伤,情感层次丰富,语言含蓄而富有韵味。

收录诗词(386)

曾习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朝鲜闵妃像二首(其一)

紫泥烧作鸳鸯瓦,红泪滴成玫瑰花。

一样含情复含恨,弯弯眉月玉钩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题朝鲜闵妃像二首(其二)

亡国曾逢赵大夫,落花台殿说啼乌。

春来遍是红心草,曾见宫人瘗玉鱼。

形式: 七言绝句

听雨

听雨帘栊漏板沉,残春小梦便关心。

只愁泥滑妨骄马,却恨轻寒殢晚禽。

水阁人归灯悄悄,露桃花落思愔愔。

流年暗逐东风远,后夜相思那可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废陌

度陌临流意已凄,一年芳物不堪题。

回塘水落鸳鸯冷,废井秋荒络纬啼。

四角回文还向里,东南初日渐坐西。

条桑百结罗敷怨,自捲绡衣爱整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