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汪绎的《寄庭仙》表达了诗人五年来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感慨。首句“五年心事共谁论”,直接抒发了诗人长久以来无人可诉说的孤寂和心事重重。接着,“惜别胥江日色昏”描绘了一幅离别时分,夕阳西下,江面昏暗的场景,渲染出浓厚的离愁别绪。
“水底须眉终有相,雪中指爪已无痕”这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以水底须眉比喻过去的记忆,虽然清晰可见,但随着时间流逝,如同雪中的痕迹,已经消失无踪。诗人借此表达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岁月消逝的无奈。
“秋风鲈脍江南味,春雨梅花处士魂”通过江南秋风中的鲈鱼脍,寄托了对故乡美食的思念,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春雨中的梅花,则象征着高洁的品格和处士(未仕之人)的精神追求。
最后两句“毕竟家山贫亦好,知君亦厌孟尝门”,诗人表明即使生活清贫,家乡的山水依然美好,表达了对朴素生活的认同。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可能厌倦了繁华的都市生活,渴望回归自然或简朴的生活方式,与孟尝门(指权贵之门)形成对比。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独特感悟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