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秋华.壬寅七月廿一,重睹邱中天游阁旧居有感

旧梦天游,倚晴空、犹是当年楼阁。

绣户绮窗,蛛丝暗牵帘幕。

纵横薜荔缘阶,隐幽径、兔葵燕麦。萧索。

噪斜阳,剩有营巢鸟雀。认取阑干角。

乱蓬蒿掩处,绽海棠红萼。

景如此,人非昔,向谁寄托。

不堪四载重来,怅怀抱、情伤心恶。难著。

对西风、泪痕吹落。

形式: 词牌: 惜秋华

鉴赏

这首《惜秋华》由清代女诗人顾太清所作,表达了作者在重访旧居时的感慨与伤怀。诗中描绘了旧居周围环境的荒凉与衰败,通过“倚晴空”、“绣户绮窗”、“蜘蛛丝”、“薜荔”、“兔葵燕麦”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氛围。

“纵横薜荔缘阶,隐幽径、兔葵燕麦。”这两句以自然界的生长与衰败,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薜荔攀缘而上,兔葵与燕麦则在荒废的小径旁顽强生长,暗示着即使在荒凉之地,生命依然顽强存在,但这一切与往日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让人不禁感叹岁月无情。

“萧索。噪斜阳,剩有营巢鸟雀。”夕阳西下,鸟雀在残存的建筑上筑巢,这一景象既凄美又略带生机,但整体氛围仍显萧瑟。鸟雀的鸣叫虽能打破寂静,却也更添几分孤独与哀愁。

“认取阑干角。乱蓬蒿掩处,绽海棠红萼。”“认取”二字透露出作者对旧居的深情,她试图在杂草丛生中寻找曾经的痕迹。海棠花虽在乱草中绽放,其鲜艳的颜色却如同一抹亮色,给这荒凉的场景带来一丝生机,同时也映照出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面对现实的无奈与感伤。

“景如此,人非昔,向谁寄托。”这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面对眼前景象时的感慨:景色虽在,但人事已非,心中的情感无处寄托。这种失落与迷茫的情绪,是许多人在面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时都会有的感受。

“不堪四载重来,怅怀抱、情伤心恶。”“四载”意味着时间跨度较长,再次回到这里,作者的心情无疑是复杂的。她不仅为过去的美好时光感到遗憾,也为自己的情感无法得到释放而感到痛苦。

“难著。对西风、泪痕吹落。”最后一句以自然界的西风吹散泪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悲伤难以言表,只能任由泪水随风飘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在重访旧居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过往生活的深深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接受。

收录诗词(364)

顾太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春。原姓西林觉罗氏。嫁为贝勒奕绘的侧福晋。她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纳兰性德),女中太清春()”之语[1]。   不仅才华绝世,而且生得清秀,身量适中,温婉贤淑。令奕绘钟情十分。虽为侧福晋一生却诞育了四子三女,其中几位儿子都有很大作为

  • 字:梅仙
  • 籍贯:满洲镶蓝旗
  • 生卒年:1799-1876

相关古诗词

看花回.题湘佩妹梅林觅句小照

忽见横枝近水开。香逐风来。

惜花人在花深处,倚绿筠、几度徘徊。

前身明月是,应伴寒梅。冰作精神玉作胎。

天付奇才。怕教风信催春老,捻花枝、妙句新裁。

暗香疏影里,立尽苍苔。

形式: 词牌: 看花回

瑶台聚八仙.祝芸台相国八十寿

霞帜云标。瑶池诏、丹筹衔出重霄。

寿添百禄,遥见鹤舞飘飖。

彩服斑衣呈寿斝,芝田术圃献灵苗。颂歌谣。

纪功述德,名重三朝。娱老。

放怀山水,拥商彝夏鼎,紫绶金貂。

选楼别墅,清凉远避尘嚣。

东风又传春信,到嫩柳、新波廿四桥。

韶光好,任老人行乐,扶杖逍遥。

形式: 词牌: 新雁过妆楼

暗香疏影.自题淡月疏梅

昏黄淡月。浸水边篱下,缟衣莹洁。

仙骨珊珊,占断小园风景别。

认取朦胧影子,娴雅处、丰姿清绝。

恍又是、水面低窥,窗外一枝瞥。

羞与众芳摇落,孤高竟不与、众芳争悦。

冷淡生涯,冰玉精神,耐到东风时节。

巡檐写出罗浮稿,忍便共、凡花轻折。

任横斜、素壁移灯,印上半林香雪。

形式: 词牌: 暗香疏影

上升花.自题画红梅

门掩空庭,疏窗上、移来月明如画。

飞入暗香,知有梅花,早见影儿相凑。

古欢自与幽人结,朦胧处、一枝低覆。

问何事、依依倦倚,恁般清瘦。欲画偏难下手。

看绛萼,琼英粉凝脂溜。

绮丽丰姿,淡泊精神,允称百花居首。

想当微雪轻烟候,闲作个、胎禽厮守。相许否。

巡檐试开笑口。

形式: 词牌: 花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