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异上人挂月轩

迢迢青莲宇,寂寂野僧定。

片月挂虚空,群厓破阴暝。

云窗晃玉毫,露幔捲金镜。

色映天影寒,光凝古潭净。

常闻止水观,可以喻禅性。

夜久悟音闻,空山响烟磬。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山中修行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月光、云窗、露幔、古潭等自然元素与禅宗思想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首句“迢迢青莲宇,寂寂野僧定”点明了地点和氛围,青莲宇象征着清净与高洁,野僧定则暗示了修行者的宁静心境。接下来,“片月挂虚空,群厓破阴瞑”通过月光穿透群山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神秘。月光如同悬挂于空中的银盘,照亮了黑暗,也照亮了修行者的心灵之路。

“云窗晃玉毫,露幔捲金镜”两句,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将云窗比作晃动的玉毫,露幔卷起如同金镜,形象地描绘了月光下的景象,同时也暗喻了修行者内心世界的光明与纯净。

“色映天影寒,光凝古潭净”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静谧与纯净的氛围,月光映照在天空,仿佛带有一丝寒意,而古潭中的水则因月光的照射显得格外清澈。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景,更寓意着心灵的洗涤与净化。

最后,“常闻止水观,可以喻禅性”引用了佛教中的“止水观”,即通过观察静止的水面来领悟禅理,以此表达了对禅宗智慧的追求与向往。

“夜久悟音闻,空山响烟磬”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夜深人静之时,修行者在空旷的山中领悟到了声音的真谛,仿佛能听到烟雾缭绕中的磬声,这不仅是对外界声音的感知,更是内心深处对宇宙真理的感悟与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禅宗思想的巧妙融入,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纯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精神世界深刻探索的追求。

收录诗词(554)

林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夏日游幻住兰若

青山古城曲,溪水相萦纡。

寻山避燠景,喜得金仙居。

水石翳洞古,松萝覆窗虚。

俯见藓痕积,遥知人迹疏。

愿以青莲界,永期纷垢除。

流咏发天籁,洗心清道书。

迟迟至栖鸟,望月归吾庐。

形式: 古风

出塞曲(其一)

壮游谁惮远,西北是临洮。

骏马衔金勒,行人看宝刀。

陇云吹曙暗,关月倚秋高。

早赴防边垒,三军待六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出塞曲(其四)

单于秋近塞,骠骑远临边。

吹角风沙动,扬旌日月悬。

惊雕防猎箭,战马识烽烟。

昨夜旄头黑,前军得右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塞曲(其六)

大漠穷阴外,孤城苍莽间。

星河秋近塞,雪雹夜沈山。

戍久戎衣绽,时清列燧间。

近闻游骑息,不敢问阳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