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考亭书院手桧

先生自植庭前树,今日人看手泽存。

元气敷荣关造化,孙枝繁衍荫丘园。

四时不改风烟色,千载犹承雨露恩。

更喜天香满书屋,远将孔桧与同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郑潜的《题考亭书院手桧》描绘了一位先贤亲手种植在庭院里的桧树,历经岁月,其枝繁叶茂,犹如先人的精神与智慧得以延续,庇荫着书院和周边的园林。四季风雨中,桧树始终保持着翠绿的颜色,仿佛承受着天地间的恩泽,象征着永恒不变的教诲。最令人欣喜的是,书院内书香四溢,桧树的气息与孔子的儒家精神相提并论,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和传承。整首诗寓含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教育与文化传承的赞美。

收录诗词(197)

郑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时,官至海北廉访司副使。后寓居福州怀安,买田建义学,以教育后进。又立白苗、阳岐二渡,买田供舟子生计,人称郑公渡。入明,起为宝应县主簿,迁潞州同知。有《樗庵类稿》

  • 字:彦昭
  • 籍贯:元明间徽州歙县

相关古诗词

送刘元善之淮东运司

刘郎本自神仙骨,漫向人间学簿书。

未必缠腰骑有鹤,可能弹铗食无鱼。

风前玉树人争睹,露下金盘酒不虚。

盐筴岂淹经济略,一钱珍重旧声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题望海亭亭在乌石山之阳平章燕公所建

瀚海苍茫际远空,危亭极目兴无穷。

潮平五虎风涛壮,波撼三山地势雄。

华构入云嘘蜃气,金樽邀月咽龙宫。

登临又喜楼船近,心逐川流日夜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刘中书园亭

云收绿野半晴天,料峭寒欺淑景妍。

平远山川笼薄雾,浅深杨柳带轻烟。

且看金谷花妖艳,宁怨兰塘草郁芊。

路入侯门春寂寂,空馀厩吏拂香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孙子起规川八景(其一)

西岩暝雨晓峰云,野渡中流漾夕曛。

潭水镜寒涵夜月,屏山锦暖缬春芬。

绕林鹤唳松间听,夹岸莺声柳外闻。

待得双桥雪晴日,规川移棹访孙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