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李延兴所作的《送吕秀才入道》,表达了对吕秀才放弃世俗官职,追求道家修行的赞赏与祝愿。首句“赋罢长杨戴鹖冠”描绘了吕秀才辞官后的生活,可能是在长杨宫赋诗后选择佩戴鹖冠(隐士之冠),象征着他对道家生活的向往。次句“笑人慕道不休官”则流露出诗人对吕秀才选择的肯定和对他淡泊名利的敬佩。
“窗间风雪三馀学”写吕秀才在窗下研读经书,即使寒冬风雪也坚持不懈,显示出其求知的决心。“林下烟霞七返丹”进一步描绘了他的修行生活,通过修炼丹药以求身心合一,达到道教的理想境界。
“白社年深成雅会”提到吕秀才在道友聚集的白社中,时间久了形成高雅的聚会,体现了他与志同道合者的深厚友谊。“紫垣秋静礼虚坛”则描绘了吕秀才在皇宫般的道观中,于宁静的秋季举行祭祀仪式的场景。
最后两句“夜窗欲问长生术,月转虚楼十二阑”表达了诗人对吕秀才深夜向师问道,寻求长生不老之术的想象,以及对吕秀才未来的祝福,希望他在修行路上能有所领悟,实现长生的愿望。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吕秀才从世俗官场到道家修行的转变,既赞美了他的选择,也寄寓了对他的深深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