殉难日作三首(其二)示汋儿

子职未伸,君恩未报。当死而死,死有馀悼。

形式: 四言诗 押[号]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思想家刘宗周在殉难之日,对儿子所做的三首诗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未能尽到子职,未能报答君恩的深深遗憾与自责。在“当死而死”这四个字中,透露出作者面对生死抉择时的坚定与悲壮。最后一句“死有馀悼”,则表达了即使已经牺牲,但心中的遗憾与愧疚仍然无法消除,这种情感的深度和复杂性,让人感受到作者对家庭责任与国家忠诚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刘宗周作为一位忠臣良相,在面对国家危难和个人生死抉择时的内心挣扎与道德抉择。他的情感表达既充满了对家族的深情,也体现了对国家的忠诚,展现了中国传统士大夫阶层在关键时刻的高尚情操和责任感。

收录诗词(111)

刘宗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殉难日作三首(其三)绝命辞

留此旬日死,少存匡济意。

决此一朝死,了我平生事。

慷慨与从容,何难亦何易。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甲寅冬夜梦社中兄弟

分飞尔我忽三年,一度相思一黯然。

猿多雁少书难寄,冻雪寒云情益牵。

有时思绝落日边,有时望断层峦巅。

关河渺邈不可见,惟见树草萧萧水潺湲。

树草尚有凋,水流尚有竭。

止此故人心,无时可消歇。

愁看闽山荔子丹,遥思吴地梅花发。

床头有酒且酌之,酒醉横眠抱孤月。

月影将残,灯花欲落。神越千山,魂飞万壑。

弟兄相对俨如昨,意气风流还自若。

尔起舞,我高歌,恍惊双鬓半婆娑,共叹风波可奈何。

谁谓天长与地阔,千古离愁一宵豁。

北阙南山皆梦中,于此可以齐穷达。

乃知黄金结交不足论,管鲍相期只方寸。

白首常如此夜亲,何须拟赋江淹恨。

形式: 古风

赴闽路占

半载联镳驻帝京,都门一别又分行。

海波遥挹南天转,闽树高连西塞横。

旅店夜灯孤照影,驿梅寒雨暗流声。

八闽三晋皆王土,共咏甘棠万古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赠浒墅关尹

天寒日暮欲何之,闻道轻装已驾时。

且喜雄心仍自在,莫嗟分手未为期。

凤川波浪愁行色,马岭风烟绝梦思。

此去长安霜雪苦,嘱君珍重岁寒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