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陶宗仪所作的《对雨》,描绘了立春时节连绵不断雨水带来的景象。首联"立春将一月,积雨已兼旬"点明时令与天气,立春过后一个月,雨水不断,已经持续了二十天。接下来的"潦水村村白,愁云旦旦新"通过"潦水"和"愁云"的意象,形象地展示了雨水过多导致的积水遍野和阴沉的天气,给人以压抑和忧虑之感。
诗人接着表达了对民生的关注:"世方期乐岁,天岂厌斯民",人们正期待着风调雨顺的好年景,然而老天似乎并未满足人们的期盼。尾联"便好驱阴沴,阳和被广轮"则寄寓了希望,期盼这场雨能够尽快停止,让温暖的阳光普照大地,驱散阴霾,给人们带来生机和希望。
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深沉,既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现象,也寓含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