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晚晴池上作

雨歇南山积翠明,淡云消尽远天晴。

漪涟不动秋塘静,独拄寒筇绕岸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雨后的南山积聚着翠绿的光彩,淡淡的云雾完全消散,远方的天空格外晴朗。
湖面如镜,秋水塘中没有一丝波纹,我独自拄着竹杖在岸边缓步而行。

注释

南山:指代南方的山。
积翠:积聚的绿色。
淡云:颜色清淡的云彩。
消尽:完全消失。
远天:远方的天空。
漪涟:水面的微波。
秋塘:秋天的池塘。
独:独自。
寒筇:寒冷季节的竹杖。
绕岸:沿着岸边。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日雨后初晴的景色。首句"雨歇南山积翠明",写出了雨后的南山,翠色更加鲜明,显得清新宁静。"淡云消尽远天晴"进一步描绘了天空的变化,淡淡的云雾散去,展现出广阔的晴空,让人心情舒畅。

"漪涟不动秋塘静"描绘了池塘水面如镜,没有一丝波澜,反映出秋水的平静和深沉。"独拄寒筇绕岸行"则以个人的行动来衬托环境的宁静,诗人独自一人,手拄竹杖,缓缓绕着池塘边漫步,增添了画面的寂寥与闲适之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日晚晴时分的自然之美,寓含了诗人内心的恬淡与闲适之情。寇准的这首《秋日晚晴池上作》体现了宋诗的清雅意境和诗人自身的品格。

收录诗词(299)

寇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1023)九月,又贬衡州司马,是时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 字:平仲
  • 籍贯: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
  • 生卒年:961-1023

相关古诗词

秋日登后楼

远山重叠故关遥,公退乘闲上丽谯。

今日登临秋思苦,雨荷风叶共萧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秋兴

穷秋九月西风高,疏林木落声萧骚。

出门长望无所适,唯见空江生暮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秋怀

轻云不动日微阴,高树无风秋色深。

独听暮蝉临水坐,十年林壑阻归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秋斋

霁景有谁同远望,秋怀无奈只悲歌。

云收远峤凝岚翠,雨歇空庭败叶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