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闵仙》由宋代诗人徐积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揭示了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时,往往忽视了长远后果的普遍现象。
首句“祸福之来本自求”,开篇点明了祸福的根源在于个人的追求。这里的“自求”既包括了积极的追求,也包含了消极的欲望,暗示了人们在追求的过程中可能走向不同的道路,最终导致不同的结果。
次句“世人闻语不回头”,强调了多数人在听到关于祸福的警示时,往往选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反映了人性中对未知风险的恐惧与对眼前利益的贪婪之间的矛盾心理。
第三句“但知自快身前欲”,进一步描绘了人们只顾眼前快乐和满足,不顾及长远后果的心态。这里的“身前欲”指的是当前的欲望和享乐,强调了人们在追求即时满足时的短视行为。
最后一句“不道永为身后羞”,总结了前文的论述,指出这种只顾眼前不顾后路的行为,最终将导致无法挽回的耻辱和后悔。这句话揭示了人生的真谛:追求长远的利益和道德,而非仅仅满足于眼前的享乐。
整体而言,《闵仙》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人性中的贪婪与短视,以及其带来的后果,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警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