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十八首(其一)

钱塘儿女不学针,月明楼下理胡琴。

逢人但道新番曲,不识春愁海样深。

形式: 词牌: 竹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钱塘(今杭州一带)的民间风俗,通过少女们在明亮月光下专心弹奏胡琴的情景,展现了当地独特的文化氛围。"不学针"暗示她们更倾向于音乐艺术而非传统的女红,而"理胡琴"则体现了对音乐的热爱和技艺的娴熟。

"逢人但道新番曲"描绘了她们与人交流时的话题,只谈论新颖的乐曲,反映出时代的变迁和流行文化的影响力。最后一句"不识春愁海样深"则是诗人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这些少女可能并未真正理解生活中的深层情感,特别是春天带来的离别或思念之情,这种情感犹如大海般深沉复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轻松的笔调揭示了地方风俗与人物情感的微妙交织,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感。

收录诗词(215)

朱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紫阳山樵。朱升子。洪武中举明经,官至礼部侍郎。有文武才,工图绘,时称三绝。坐事死。著有《覆瓿集》

  • 字:大同
  • 号:朱陈村民
  • 籍贯:徽州府休宁

相关古诗词

竹枝词十八首(其二)

十八嫁郎眉未开,郎轻离别重求财。

扁舟一逐江潮去,日日潮来郎未来。

形式: 词牌: 竹枝

竹枝词十八首(其三)

郎去从征不见来,门前小径已生苔。

愿得海门高万丈,倒流江水送郎回。

形式: 词牌: 竹枝

竹枝词十八首(其四)

郎在潮东侬在西,临鸾愁画远山眉。

梅花月冷珊瑚□,□□□□□□□。

形式: 词牌: 竹枝

竹枝词十八首(其五)

湖上儿女宫样装,小舟荡漾芰荷香。

逢人便唱相思曲,不道侬家有阿郎。

形式: 词牌: 竹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