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张元凯的《焦山旸公房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山中隐居图景。首句“山径缘苍渚”,写山中小路沿着青色的水涯蜿蜒,展现出山势的秀美和路径的曲折。次句“松寮掩翠微”进一步描绘了松林小屋隐藏在苍翠的山色之中,显得宁静而深邃。
“断崖犹鹤碣”,以鹤的栖息地比喻峭壁上的孤石,暗示了环境的高洁与人迹罕至。而“三诏尚渔矶”则借渔夫的钓鱼处,寓言主人的超然世外,即使接到朝廷的三次征召,也未改变其隐逸的生活方式。
“衣楚青荷叶”运用比喻,将诗人的服饰比作楚地的青色荷叶,既表现了他的朴素,又暗含出君子品格的高洁。而“江明白板扉”则描绘了简朴的木门映衬着清澈的江水,更显出房舍的清雅。
最后两句“临流当洗耳,鸥鹭不惊飞”,诗人表示自己面对流水,只想洗涤心灵,不愿被打扰,连鸥鹭也被他的心境所感染,静静地飞翔,不惊扰这份宁静。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传达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