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周巽所作的《祭石屋先人墓诗》,通过哀悼逝去的亲人,表达了深切的思念与缅怀之情。
首联“早岁自失怙,忧怀不尽言”,开篇即点明了诗人早年失去父亲的悲痛,内心的忧伤难以言表。这里“失怙”指失去父亲,而“忧怀不尽言”则表达了对父亲深深的怀念和无法完全表达的哀痛。
颔联“养惭乌反哺,祭效獭衔恩”,运用了两个典故。乌鸦反哺的故事出自《孝经》,比喻子女应孝敬父母;獭衔恩则是说獭在捕获猎物后会将食物献给父母,以此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这两句诗通过类比,表达了诗人对父亲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以及自己未能尽孝的愧疚。
颈联“陟岵悲风起,瞻茔佳气存”,“陟岵”意为登高望父山,这里借指诗人登高远眺父亲的墓地,感受到凄凉的秋风,心中充满了悲伤。“瞻茔佳气存”则描绘了墓地上空祥和的气息,暗示着逝者虽已离世,但其精神仍在,给予生者安慰。
尾联“永言思罔极,垂白哭秋原”,“永言思”表示长久的思念,“罔极”意为无边无际,这里形容思念之情深沉而无尽。“垂白”是指头发已白,象征诗人年事已高,仍在哀悼逝去的亲人。“哭秋原”则描绘了在秋日田野中哭泣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哀伤的氛围。
整首诗以哀悼之情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典故,深刻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与感激,以及对生命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