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潘世恩的《中秋对月有怀》描绘了诗人退朝后的闲适时光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首联“退直萧间昼掩扃,晚来步屟向中庭”写诗人傍晚时分在寂静的环境中散步,表现出他的闲适与宁静。颔联“秋高但觉星辰近,人定微闻风露馨”通过秋夜的高远和清冷,暗示诗人内心的孤寂,同时借风露的清香寄托思乡之情。
颈联“三五夜看金镜满,八千里望白云停”中的“三五夜”指中秋之夜,诗人仰望明亮的月亮,如金镜般圆满,而“八千里”则象征着遥远的距离,他凝视着那静止不动的白云,寓意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挂念。尾联“奎垣坐对冰心印,应念寒窗镫火青”以“奎垣”(星宿名,代指天宫)和“冰心印”(形容心境清明),表达诗人身处清冷环境时,仍不忘寒窗苦读的亲人,以及他们深夜读书的情景,展现出深厚的亲情纽带。
整首诗以月夜为背景,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中秋佳节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自己清贫生活的坚守,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