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图南斋中夜坐

却羡春暄美,都忘客思淹。

薜门初倒屣,花径乍开帘。

细草萦书带,垂杨拂帽檐。

相邀倾酒盏,间坐数邮签。

但觉襟怀爽,应教势利恬。

清吟思沈谢,高卧想羲炎。

自笑缁常化,谁怜突不黔。

从今与朋好,爱说老夫潜。

形式: 排律 押[盐]韵

翻译

我羡慕春天的温暖美好,连客居的愁绪都暂时忘怀。
初入薜荔小门,鞋子几乎脱下,打开花径的帘子,迎接来访者。
细草缠绕着书卷,垂杨轻轻拂过帽檐。
邀请友人举杯共饮,闲坐时数着书签,享受时光。
只觉得心情舒畅,让功名利禄变得淡然。
低声吟诵,思绪沉醉在沈约、谢灵运的诗篇中,想象着隐居的生活。
自嘲常被世俗改变,无人怜惜我这不染尘埃的隐士。
从今往后,只想和朋友们谈论我平淡的隐居生活。

注释

春暄:春天的温暖。
客思:客居的思乡之情。
薜门:薜荔小门,古代隐士居所常见。
倒屣:急切出门迎接客人,鞋子都来不及穿好。
邮签:书签,这里指书籍。
势利:追求权势利益。
沈谢:沈约、谢灵运,均为著名诗人。
羲炎:羲皇、炎帝,古代传说中的圣明君主。
突不黔:比喻自己不染尘俗,保持本色。
朋好:朋友,好友。
老夫:自谦之词,指自己。
潜:隐居,深藏不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诗人坐在自家的书房里,享受着春天的美好。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却羡春暄美,都忘客思淹。" 表达了诗人对于春日暖阳的喜悦之情,以及在这美好的时光里,即使是游子也能暂时忘记远行的孤独和忧愁。

接下来的几句 "薜门初倒屣,花径乍开帘。细草萦书带,垂杨拂帽檐。" 描述了春日里自然景物的生动画面:竹门刚开始倾倒,花间的小路被轻柔地揭开;细小的野草缠绕在书带上,垂挂的柳枝轻拂过头顶。

"相邀倾酒盏,间坐数邮签。" 这两句则描写了诗人与友人共饮美酒,坐在空旷的房间里,偶尔数着案几上的信函。这是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

"但觉襟怀爽,应教势利恬。" 诗人感受到内心的清凉和愉悦,这正应验了古语“活得快乐”之意。

最后,"清吟思沈谢,高卧想羲炎。自笑缁常化,谁怜突不黔。从今与朋好,爱说老夫潜。" 诗人在清澈的夜空下沉思古人沈约和羲皇,自己则悠然地卧于高楼之上,对过往岁月的变化自嘲,感叹时光易逝,不禁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期待,从此与朋友们相约,珍惜每一次美好的聚会,就像老夫子般地深藏不露。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人生和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84)

吴敬梓(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文木,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 字:敏轩
  • 号:粒民
  • 籍贯:安徽省全椒
  • 生卒年:1701—1754年

相关古诗词

左伯桃墓

元辰余俶装,叠垛浥朝露。

兰蕙被光风,松篁夹广路。

烟黯蒲塘桥,遥指左桃墓。

忆昔并衣粮,含笑入深树。

良朋相楚归,死骨终相附。

怀古抚残碑,想见交情固。

良足敦友谊,胡乃急荣遇。

亦有却聘人,灌园葆贞素。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送郝郎中为浙西判官

大藩从事本优贤,幕府仍当北固前。

花绕楼台山倚郭,寺临江海水连天。

恐君到即忘归日,忆我游曾历二年。

若许他时作闲伴,殷勤为买钓鱼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钟德林郎中学士赴东府诗.得酒字

酌此杯中物,茱萸满把秋。

今朝将送别,他日是忘忧。

世乱方多事,年加易得愁。

政成频一醉,亦未减风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投金濑

春风花落溪水羕,贫家柴门闭水上。

女儿三十无夫家,日月临流洴澼絖。

芦中穷士伍子胥,星奔乞食来村墟。

壶浆岂为投金报,感激沈身鱼鳖猪。

白蜺为裳玉为佩,昌容练色烟染黛。

岸草汀花无限愁,雾鬓风鬟竟安在。

人生遇合信难期,倾城颜色无人知。

若教身入吴王苑,尊荣宁得让西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