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常观月从东海出,想照石桥旁畔人。
试问当年与今日,清光不改只如新。
这首诗名为《寄天台梵才上人》,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诗中以月为引,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观察到月亮从东海升起,想象它照耀在石桥边的人,引发了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他询问岁月流转中,那清冷的月光是否依旧如新,暗示了对友情的持久不变。整首诗以月为纽带,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挂念,以及对时光静好的感慨。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昭亭山色无纤尘,昭亭潭水见游鳞。
长松碧筱入古寺,石上高僧度几春。
有马齿加疲且劣,欲求中驷问将军。
为言身老趋朝熟,只要驯良不挠群。
急雨射苍壁,溅林跳万珠。
山根水壅壑,漫窍若注壶。
蒺藜已枯天马归,嫩蜡笼黄霜冒干。
不比江南楂柚酸,橐驼载与吴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