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寿门

吾家弱弟好风神,头角峥嵘小玉麟。

常惜远游规伯仲,自誇戏綵乐昏晨。

附书能写三川事,见雁应怜万里人。

寄语阿奴吾愧汝,膝前腾笑得天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此诗《寄寿门》是清代诗人张问陶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弟弟的深情厚谊与思念之情。

首句“吾家弱弟好风神”,开篇即点明弟弟的优秀品质,以“风神”形容其气质出众,展现出对其才华与个性的赞赏。接着“头角峥嵘小玉麟”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弟弟比作小玉麟,形象地描绘出弟弟年轻而充满潜力的形象,表达了对其未来的期许与自豪。

“常惜远游规伯仲,自夸戏彩乐昏晨”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弟弟的独立与乐观。弟弟虽远离家乡,却能以伯仲之礼自持,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乐趣,无论是远行还是平凡的日子,都能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附书能写三川事,见雁应怜万里人”两句,通过弟弟的书信和对大雁的想象,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关心与思念。弟弟通过书信分享生活点滴,而诗人则想象弟弟见到大雁时,会为远方的亲人感到牵挂与怜悯,体现了深厚的亲情与关怀。

最后,“寄语阿奴吾愧汝,膝前腾笑得天真”两句,诗人直接向弟弟表达了自己的愧疚与羡慕之情。诗人自认无法像弟弟那样天真无邪、快乐无忧,表达了对弟弟纯真生活的向往与羡慕,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年岁渐长、生活压力增加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弟弟深厚的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温情与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288)

张问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

  • 字:仲冶
  • 生卒年:1764—1814

相关古诗词

忆家居时下酒物惟虾蟹最不易得客窗无事戏用欧公白战体随意赋之(其一)虾

相逢一笑君胡胄,天与棱棱骨像凶。

雅善屈伸真似蠖,盛誇头角俨如龙。

此腰纵未因人折,吾腹谁言不汝容。

他日东游期大嚼,荒江积苇好藏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忆家居时下酒物惟虾蟹最不易得客窗无事戏用欧公白战体随意赋之(其二)蟹

爬沙凿石苦搜求,可奈相如嗜远游。

何处湖山添酒兴,坐看汤鼎动乡愁。

文章定卜都亭梦,磊落谁疗壮士忧。

右手持杯为三叹,顿教篱菊不成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腊八日丁未,此日自成都到家

去岁还家逢腊日,今年腊日远思家。

兄酬弟劝情如昨,物换星移事可嗟。

旅食一瓯怜佛粥,乡心万里入梅花。

长宵归梦分明极,社酒村灯笑语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一庭飞雪影翩翻,静听风檐冻雀喧。

何苦尖叉寻恶韵,且随盐絮作陈言。

閒中诗草如春笋,梦里梅花满故园。

五剧车声忙底事,有人高卧不开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