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李逊的《感事》表达了对边疆局势的关注和对历史经验的反思。首句“东北扬烽火”描绘了东北方向烽火连天的紧张形势,暗示着战事的发生。接下来,“纤儿启衅年”暗指轻率的行为引发了战端,这里的“纤儿”可能象征着决策者中的年轻或不成熟之人。
“筹边资李牧,奉使重张骞”两句,诗人借用了汉代名将李牧和张骞的事迹来寄托希望。李牧曾以智勇稳定边境,而张骞则是出使西域的开拓者,这里表达了期望能有类似人物来筹划边防,恢复安宁。
“民命生谁恃”一句,诗人忧虑百姓的生活和生命安危,强调了民生在战争中的重要性。最后一句“天骄祸未延”中的“天骄”是对北方游牧民族的称呼,诗人担忧战祸尚未完全平息,可能还会继续影响。
“朔方言纪载,备乘有新编”则指出,对于这样的历史事件,应当详加记录,以便从中汲取教训,为未来的边防策略提供新的参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边疆烽火为背景,寓言历史人物,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治国方略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