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范漕赴召(其四)

走卒儿童口是碑,百年几见好监司。

浣花镜月经行处,草木江山亦去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走卒和儿童口中流传的,是难得的好官吏的口碑。
历经百年,又有多少优秀的官员能被人们铭记。

注释

走卒:低级差役。
儿童:小孩子。
碑:口碑,赞誉。
百年:长时间,长久。
好:优秀,良好。
监司:古代官职,负责监察地方官员。
浣花镜月:形容景色优美,如同镜中月影般清幽。
经行处:经常行走的地方。
草木江山:自然景色,包括花草树木和江山大地。
去思:离去后的思念,怀念之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所作的《送范漕赴召(其四)》中的第四句。诗人通过"走卒儿童口是碑"这一生动描绘,将范漕的良好口碑比喻为百姓口中流传的碑文,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他的赞誉和敬仰。接下来的"百年几见好监司"则进一步强调了范漕作为优秀官员的难得,暗示他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崇高。

"浣花镜月经行处"一句,诗人以浣花溪畔的镜子比喻范漕的政绩如明镜般照见人心,他所到之处,连自然景物都仿佛带着他的影子,流露出对他的怀念之情。最后一句"草木江山亦去思"更是深化了这种情感,连草木江山都似乎因范漕的离去而感到惋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任的深深依恋和对他的赞美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比喻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范漕作为监察官的清廉与才干,以及他在当地百姓心中的深远影响。

收录诗词(1042)

洪咨夔(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 字:舜俞
  • 号:平斋
  • 籍贯:汉族
  • 生卒年:1176~1236

相关古诗词

送范漕赴召(其六)

匹马西征岁月多,苍头引鹤共婆娑。

传闻虚伫如清献,益漕归来径上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送范漕赴召(其七)

天道频年说好还,到今胡?没天山。

延英为奏平戎策,只在人心国势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送商总郎(其三)

百寻浮玉三更月,万里长江一色秋。

照映此心须此水,不妨小泊读书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送商总郎(其二)

霜迟断陇荞花白,水足平田稻子红。

剩把丰年供祖帐,送将玉节过江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